第二天,路崢並沒有真的睡一個上午,他十點多就起床了。
今天他想去蜀漢英雄紀念地、三國遺蹟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的武侯祠看看。
它是華夏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劉備長眠於此——惠陵。
諸葛亮其實長眠於定軍山,武侯祠是人們為了紀念他所建的祠堂,他生前被封為武鄉侯,因此而得名——武侯祠。
據傳,明朝初年,有一次同為皇家的後代的朱樁——蜀王,前來祭拜劉備,只見劉備廟前車馬稀,行人寥寥無幾,反觀諸葛亮廟前則是前香火旺盛,人流如織。
朱樁心裡就不是滋味了,於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廢除武侯祠,只許在劉備廟前供奉順帶著供奉諸葛亮。
不料,百姓們乾脆來了個大反轉,你要廢除武侯祠是吧,那乾脆將劉備的惠陵一起稱之為武侯祠。
於是到了十六世紀五六十年代,當地官員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將它們乾脆改建為君臣合廟,劉備在前,諸葛在後。廟名也修正為了昭烈廟——劉備諡號為昭烈帝。
但百姓們那管你官方怎麼稱呼,他們就代代相傳,這就是武侯祠。
路崢來到這裡,只見兩株大榕樹如屏障般佇立在兩側,門口兩頭石獅子如衛兵般拱衛著整個武侯祠,正中一座硃紅飛簷的廟門顯得更加端莊肅穆。
一路來到劉備殿,只見它雄踞正中,修得是飛簷翹角,因為關羽和張飛有專殿,所以這裡左右兩廊分別只供著二十八位文臣武將。
東府文官廊以龐統為首,依次為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及程畿;
西府武將廊則以趙雲為首,依次為孫乾、張翼、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向寵、傅僉、馬忠、張嶷、張南及馮習;
路崢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遙想當年:
“桃園三結義”:劉備、張飛、關羽三位英雄都想為國出力,他們邊喝酒邊抒發自己的志向,談得十分投機。隔日,三人來到一個桃園,點燃香燭,拜告天地,結為兄弟。
路崢想到自己,從拿到啟動資金那一刻起,自己就註定會將琉璃島國和西伯利亞搞得雞犬不寧。如果自己是劉備,那自己的張飛、關羽在哪裡?
如果說艾倫是張飛或者關羽,哎!想到她,路崢心裡一陣絞痛,是天妒英才嗎?
終歸結底,自己還是疏於防範才釀成慘劇!
至於宋茜,現在不知道她到底怎麼想的?自己也沒辦法改變她的想法不是?
公司裡的其他人,如果能當好這左右兩廊的文武,路崢就燒高香了!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用煮酒方式來試探劉備是否有圖謀天下的野心。在曹操眼裡袁紹、袁術等人都不是英雄,而劉備最有可能與之爭霸天下。
如果劉備不用“害怕打雷”這條計策來掩飾自己“韜光養晦”的野心,就會被曹操作為優先作為對手殺掉。
劉備以退為進,讓曹操認為自己胸無大志,解除了對他的戒備。
路崢的第一桶金及原油期貨,也是搞得大鱷們措手不及,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先將肥肉叼到了碗裡,吃進了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