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娘看到時間陣盤,心裡湧起許多的往事。
停了一下,她問道:“這是師兄,完顏烈康所建?……”
“正是。義父被金太祖釋去兵權後,又返回‘烏骨山’繼續隨大巫仙師祖學藝。直至金熙宗登基後,開始清除金太宗的勢力時......不得已,義父才流落到恩怨寺來。”
……
金朝的開國皇帝金太祖死後,由其四弟金太宗繼任皇位。
金太宗立侄子完顏亶(金太祖長嫡孫,金太宗大哥之子)為太子,即金熙宗。
金熙宗即位後,開始清剿有繼承皇位資格的金太祖、金太宗的血脈,而作為叔父的完顏烈康(金太祖的二弟),哪裡還能被金熙宗所容?
若不是完顏烈康,在攻打遼國上京城時,因耶律黑娘公主跳城樓殉國而退兵,金太祖的皇位最有可能傳給他。試想,第三任皇帝金熙宗,怎可能容忍具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二叔存世呢?
完顏烈康無奈,逃入恩怨寺削髮為僧,而實際上他只是個假和尚。他不理佛事,不念經,每日裡仍然修煉巫仙門的功決。
金熙宗31歲駕崩,後來皇室曾多次派人請他回宮,他看透了皇家的破事,不願意回去。
這才有在恩情寺的後山修築“恩怨洞”及後來的時間陣盤的事。
最初修建“恩怨洞”的目的,是為了防範侄子金熙宗的侵擾。隨著蒙古國的興起,和對金國的蠶食鯨吞,完顏烈康在恩怨洞裡繼續了大巫仙的時空傳送陣的研製。
這種能助人“穿越”的時空傳送法陣,也稱為“時間陣盤”,就是現代人們所說的“時光機”。
“寧珂小友,你可從這臺傳送陣中進入1162年,只要將方在襁褓中的孛兒只斤•鐵木真弄死,你就完成了本寺數百近千年的大夙願了......”
寧珂沒有搭理完顏陳和尚的絮叨,他隨和尚們進入這個山洞的大廳就一直沉默不語。
從先前的山洞往這裡來時,他就一直默默地計算行程的線路。這座山太詭異了,釋放神識幾乎沒有作用。他只能憑藉感官來理解和記憶方位,既然影魔禪師說母親就在山洞中,他不能不留意。
從走路的路徑看,這座山的洞穴分為兩層。
底下一層就是他們先前待的地方,四通八達,洞壁上到處鏤刻著佛像。
而往山上層的洞穴來時,甬道的洞壁上佛像漸漸地稀少,有段路途甚至沒有了佛雕。洞壁上漸漸地出現了雷雲紋、回形紋的雕飾,最後竟出現了俗家的生活場景。
直至見到一處向下低垂的石門,其頂壁岩石上,刻篆著“仙界”二字時,門洞兩旁的岩石上便出現鏤刻的神仙造像。
這兩層山洞的洞壁雕像,發生了從佛到人,再到仙的轉化。當然,你要從上層往下來情況就相反了。
而洞中的靈氣卻是越來越濃,寧珂覺得在這裡睡上一覺修為也會大增。
當他和黑娘隨眾和尚進入半山腰的大廳時,他被這裡宏大的場面震驚了。這個巨大的山洞大廳比下層的山洞要高許多,靈氣更是濃郁百倍。
其周圍的巖壁上,盡是天宮裡才有的那種建築,以及神仙們生活景象的岩石浮雕。
洞廳正中,有一座碩大的呈圓柱形的一粗一細兩層石頭壘成的高臺。
這一切彷彿在暗示仙宮、仙人就在眼前?還是在揭示一種宗教的神靈圖騰?......
寧珂一時找不到答案。
當他走近石頭高臺時,仔細一看,他驚歎的差點暈倒!
底層直徑足有十幾米的圓形臺柱,全部是由品相極好的大塊玉石砌成。上面一層,竟然是由許多塊巨大的“心脈石”拼成!
中間的內圓,是由兩塊八卦盤中間陰陽魚那樣的黑白色心脈石拼成,外圓皆由等大的扇形紅色心脈石圍砌而成,包裹著中間陰陽魚形的心脈石。
內外層的心脈石上都刻滿了精密的刻度,內層上標註的是天干,外層上標註的是地支。
起初寧珂以為是日晷,當他發現中間的陰陽魚形的心脈石可以轉動時,又覺得像可旋轉拼對的萬年曆。
若整個一粗一細壘砌的圓柱,是所謂的“時間陣盤”的話——寧珂猜想,這裡就是控制所去年代的一個控制盤。
寧珂第一次在“寶藥山”見過一塊血紅的心脈石。
那塊石頭約莫有一個籃球的大小,當時若不是老參精的阻攔,他肯定會挖出來的。
那塊心脈石,十個怕也沒有上層圓臺中的任何一塊大,它卻是整個岫巖縣西北山脈的唯一一塊“心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