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持人質是這廟裡的和尚一種常用的手段,無論是秦葉還是他自己都差點成了劫囚。
他們劫持了姆媽無非是要挾自己!
況且,他們是從寧家人手中劫持了姆媽,這說明他們並不顧忌京城的寧家。
他們依仗的是什麼?!
竟有如此的膽量?!
現在自己拼命的手段有不少,也不畏懼這裡的和尚。聽了牛西子的話和他對恩怨寺和尚的瞭解,他可以確定,姆媽就是這裡的和尚綁架的。
問題是,怎樣才能安全的救出自己的母親?!
寧珂思索半天,對劉西子說:“我們代表京城的寧家,準備向寺廟裡捐贈一塊價值不菲的上等岫巖玉,難道還能不讓我等進寺參看辯經?!”
寧珂知道,母親只要是恩怨寺的和尚擄走,這裡的和尚肯定是瞭解自己的情況的。現在沒有人能躲過到處都有的攝像頭,面部識別的軟體越來越精準,在大資料面前,人幾乎沒有了隱私。
沒必要再遮著掩著,直接打著京城寧家的旗號進入寺中,反而讓事情更簡單化。
要打就打,要殺就亮劍。
他之所以要亮出自己是寧家的人,本來這也是真的;二來恩怨寺怎能不知道擄走的是寧家的家眷?......
這樣打著寧家的旗號,寧珂多少還是有些心虛的。他弄不清,到了關鍵的時刻,寧家會不會出賣自己?他想致他死地時,寧家肯定會出賣他,若是不痛不癢的卻會保護他。
有時他想,這要真是家族內部的事情倒好了,然而,實際上一致對外只是一種奢望。
不知怎麼回事,寧珂竟產生了家族的意識……
也許這些年,他一直缺少大勢力的照拂。
“哦?……這倒是個趣事。我幾乎研究了這座寺廟涉及到的所有方面的問題,獨獨沒有研究過這座寺廟的捐贈問題。據我所知,恩怨寺一向香客稀少......不過,寺廟若沒有捐贈和化齋是難以維持的。”
“叔叔,您還是說說恩怨寺的來歷吧。”
穆安兒在一旁插話道。
平常她對歷史興趣不大,這些年窩在家裡沒有看過多少歷史方面的書籍。在她心裡,進恩怨寺根本就不是個事。若不讓進,她就聯絡穆家的家主,透過華夏宗教協會或是統戰部的宗教管理部門,不可能不行。
這就是世家子女處世的態度和方法。
劉西子見小美女對恩怨寺的由來蠻有興趣,繼續說道:
“唐德宗李適生於天寶元年,是唐肅宗李亨的長孫、唐代宗李豫的長子。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李適剛滿十四歲,爆發了唐朝最大的動盪‘安史之亂’。次年,長安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天下大亂。
“李適與家人失散,他飽嘗了戰亂和家國破碎之痛,親歷了戰火的磨礪和摧殘。在逃亡的路上,李適受到比他大四歲的宮女青蓮,無微不至的關懷,二人產生了戀情,遂發生了關係。一次亂兵追來,身懷六甲的青蓮,為了救李適,將唯一的馬匹讓他騎走逃生,而自己則死在了叛軍馬下。
“安史之亂傷害了兩位與李適關係最親密的女人。其生母沈氏不知所蹤,情人青蓮慘死於馬下。
“李適即位後,便派人在此地修座廟宇以紀念這兩位女性。等你們進入恩怨寺就會發現,此處寺廟裡供奉的神祗與別處的寺廟很不相同......
“唐德宗在位期間,做過的兩件奇葩之事是值得一提的。一是,遣人四處尋訪生母。建中二年(781年),有訊息傳來,在洛陽找到了他的生母沈氏,當時長安城中是一片喜悅。
“很快就證實了所謂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養女,因其年紀、相貌酷似沈氏,並與之曾在宮中有所接觸,誘於名利而行冒充之舉。
“事情敗露後,朝野上下一片憤怒!紛紛請求要對這個冒充的女人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