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夜色漸深,霧靄漸起,氣溫明顯的下降。
寧珂感覺周圍的靈氣在向峰池中聚集、匯攏。他沒有急著修煉,這點靈氣他只要一運轉三才決,一會兒就被吸收的化為烏有了。
隨著他的修為漸進,他修煉需要的靈氣越來越多,他甚至懷疑三才決不合適在地球上修煉——因為地球的靈氣太匱乏!或者說他還沒找到地球上靈氣豐盈的地方。
像宮大師修煉的茅山法訣,對外界的靈氣要求不高,主要是挖掘自身的潛力為主,零星的吸收些微外界的靈氣傳化成元氣。
當然,寧珂不願修煉茅山的煉氣法訣,太慢了!
從宮大師修煉六十多年的情況看,雖然達到了玄級的圓滿地步,可是仍不如他初得真氣之時,而且“氣”的性質詫異更大。
寧珂感覺自己修煉的“氣”是玉簡所說的真氣,不像宮大師修煉的氣只是性質單一的元氣。
寧珂的真氣可根據需要和意念變換成不同性質的“氣”,可療傷、可傷人;可轉化成煞氣、也可轉化成吉祥之氣。
他可利用法訣、術法,可以將真氣轉換成自然界中很多種形式的能量,甚至在潛水之時可轉化成供呼吸之氣。
若按宮大師的說法,寧珂的修為早已愈躍過地級的屏障,達到地級中後期。可是寧珂清楚,他只是煉氣期二層後期,不要說築基了,連煉氣中期都遠沒達到。
看來,這就是功法起步的不同,造成的結果就大相徑庭了。
而宮大師和當今修煉界的人眾,走的都是與自己不相同或說不一樣的修煉之路,他覺得其他人走的是一條蝸牛似的死胡洞。而他修煉的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他不禁懷疑,他修煉的功法的出處......
寧珂的神魂本是來自另一空間的強者,軀體與神魂也相容了十年,雖說不能說完全成一體,但自從服食了三種高階丹藥後,神魂與軀體已近乎完全契合,與常人無異了。
在這人跡罕至的天目山峰頂,他沒有絲毫的懼意。
他身上散發的氣勢、氣息,蛇蟲螞蟻會自動避讓,野獸飛禽也不敢靠近他的身邊,這也是他迷戀修煉的原因之一。
修煉給他帶來很多好處,不僅有超人的能力,很長的壽命,更是給人生帶來彩虹般的耀眼和炫目以及無窮盡的種種可能。
他心中惦念著李雅迪,從崖石上跳下又開始圍著碧池繞圈。
這是一個火山爆發形成的峰頂。
他邊走邊想象上億年前這裡發生火山爆發的情景。
按照仙女師父留下的彩玉簡中介紹,火山爆發後會留下許多焰晶,甚至會產生火靈珠,這可是火靈根修者修煉的絕好資源啊!
這種焰晶與濟源和尚贈與的紫色焰晶是不同的。
紫色焰晶是一種火種,而火山焰晶是火山能量的一種結晶。銀杏果般大小,形狀皆呈正八面體,非常規整。與寧珂在“丹池”中得到的靈晶相似,火屬性,能量晶塊。
濟源和尚贈與的紫色焰晶是一種封閉在晶體中的火種,修煉者煉化後可存於自身體內,成為一種靈火。
寧珂認為自己是水靈根——他上次在輔漢洞天的“丹池”中得到了一顆水靈珠,他能利用其中的能量就一直認為自己是水靈根。
若能得到一些焰晶或者運氣好得到火靈珠,可利用其發出比自己修為更強的火術。
還有自己身邊的人,雖然現在大都還沒有傳授他們功決。他們中也許有火靈根的人呢,以後會用得著。
在這漆黑的夜中,寧珂將神識釋放到極致,行走在高高低低的峰巔沒有任何的障礙。不覺得已圍著碧湖又繞了兩圈,仍然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