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洝區位於浙之西北,東臨魚杭,南連輻陽。
境內西北多崇山峻嶺,深溝幽谷;東南則為丘陵寬谷,地勢平坦。西、南、北三面環山,形成一個東南向的馬蹄形屏障。
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溼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西北部的天目山雄踞黃山與東海之間,佔盡江浙風水氣運,東、西兩峰遙相對峙,兩峰之巔皆有天成一碧池。
池水瀉下形成了天目溪,縱貫境內中部,流經分水江再奔入錢塘江。臨洝佛、道文化源遠流長,天目山尊為韋馱菩薩道場、史稱道教三十四洞天。
李白、白居易、蘇軾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跡和詩文,給臨洝的山水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蘊。
近年臨洝撤市劃區,成為錢塘市的市轄行政區。
臨洝第x中學坐落於城市繁華地段,辦學 歷史悠久,培育出許多聞名於世的人才。上世紀90年代就被評為全國首批100所示範高中。
去年,寧珂以全市中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學校。
此時正值春末夏初,雨水充沛的季節。天上時不時的下場陣雨,有些讓人煩惱。
這天午後,寧珂一手騎車、一手打著雨傘匆匆往學校趕去。
眼前霧濛濛的景象讓他感覺時空似乎發生了錯位,一絲隱隱約約的不安從心間流出。他趕到學校走進教室,剛放下書包還沒來及坐下,班主任林嵐老師就過來了。
“你家人打電話來,說你母親被送到醫院去了……”
林嵐是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執教還未滿一年,由於貌美、年輕深得學生們的喜歡。
班裡的同學大多有手機,寧珂還沒有。家人的電話打到班主任手上,這讓他很吃驚。聽了班主任的話他的頭腦“嗡”了一下,不祥的感覺猛地從胸腹深處釋放出來。
去年,也是這個季節,爸爸走了,他不能再承受失去親人的悲痛了。他看了一眼林嵐老師有些泣然的臉,向同桌李雅迪示意了一下,書包、雨傘沒顧拿就奔出了教室。
“區第一醫院,120急救室——”年輕的女教師有些尖利的聲音從他身後飄來。
醫院是他最不想來的地方,雖然,他目標是要考上一所醫學院。
當他趕到醫院120急救室時,就看到老舅垂頭喪氣的坐在走廊候醫的椅子上,他手上的菸頭早就沒有了煙氣。
“老孃舅。姆媽什麼情況?!”
寧珂語氣充滿了急切,一邊說一邊伸頭隔著急救室門上不透明的玻璃向裡張望。
“中風,醫生說,左腦額……額葉有根主血管堵塞、支血管破裂,腦腫脹、輕微的腦疝……”
老舅看了一眼夾在粗糙手指間只剩過濾嘴的菸頭,滿是愁容的臉顯出了老態。其實,他今年也就三十八歲,比寧珂大二十二歲。
“危險嗎?!”
“就看今天夜裡能不能挺過去……”
聽了這話,寧珂的胸膛像是敷上了一層寒冰,整個人也寒冷起來。記憶的思緒卻如天際的流雲隨著疾風翻湧、滾動著……
這些年媽媽真不容易,每日風雨無阻到菜市場門口的小街路邊擺修鞋地攤。
一臺手搖縫紉機,一把摺疊小板凳,一個多層木製工具箱,邊上放置一把破舊的防雨天的油布大傘。
僵硬萎縮的左手吃力的搖動縫紉機的搖輪,右手抓著鞋子“嘚嘚”的縫紉……
爸爸活著的時候,在不遠處擺了一個修鎖的地攤。
他戴著老花鏡坐在一輛老舊的掛著柺杖的輪椅上,時而拿起銼刀、時而拿起小錘,鏗鏘的“叮噹”聲伴著媽媽縫紉機的響聲……
從小到大,寧珂看到的就是這樣場景。只有遇到市容建立檢查時,他們才得閒放假。
這種生存狀況促使了寧珂的成長。
他不僅學會了買菜、燒飯,修鎖補鞋也幹得有模有樣,到了十二歲就沒有擺弄不好的鎖了。
上八年級那年,他從一輛別人廢棄的電瓶腳踏車上,拆下電機、蓄電池組裝成一套給縫紉機提供轉動的裝置。
但因太重,媽媽只是試了幾次,卻不願意用。其實是生意太清淡根本用不上。
現在的人,鞋子樣式過時了都扔,還有幾個鞋子破了、脫膠了,願意補補粘粘再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