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威脅逐漸減少,這片區域的生命跡象也跟著減弱。
藍隊一半的人已經陣亡,剩下五十多個,有相當大一部分已經是重傷狀態。
紅隊因為躲藏及時,加上遮蔽裝置,暫時沒有太大傷亡。
艾倫爬到雲沫旁邊,面帶亢奮:“雲沫,哦不,雲總,現在怎麼辦?送他們出局?”
經過這一輪打擊,紅藍兩隊實力大幅逆轉,紅隊瞬時反擊的話,絕對能贏。
雲沫甩了滿頭的沙子,面色冷凝:“不,來不及了,快跑!”
“什……什麼?”艾倫一頭霧水。
“羅粵鎮,快走!”
伴隨著這句低喝,紅隊眾人從沙子中一躍而起,火燒屁股一樣往正東方衝去。
撤退的指令,沒有任何人反駁。
為什麼?
因為打不過,哪怕對方只是雜牌軍。
在大地球時代的一戰中,軍事模擬的蘭開斯特方程就已能回答這個問題。
【假設藍軍單兵實力是紅軍的4倍,藍隊與紅隊人數100:400的交戰中】
蘭開斯特線性律——
【在冷兵器時代肉搏戰中,結果可能是同歸於盡,雙方佔不了便宜,最後只能拼消耗。】
蘭開斯特平方律——
【遠距離火力為主的戰鬥中,軍隊實力與軍隊數量的平方呈線性關係。
即,當藍軍100人全軍覆沒時,紅軍只會損失損失54人sqrt(400^24*100^2=346人。】
結論,除非用碾壓性的機甲武器對輕步兵,優勢數量兵力一方的損失,要小於弱勢兵力。
以一當百,在現代化輕步兵戰爭中,是極難發生的,大機率就是被直接突突出局。
所以,各種軍事手冊中都會強調,特種作戰,要盡一切可能,避免與敵方建制作戰單位發生直接對抗。
而云沫他們,本是做為“尖兵”被投放到了這塊戰場。
左葛雖然是雜牌軍,但數量和對環境的熟悉度,要遠超過他們。
他們身上配備特種裝備,優勢是武器和突襲,但絕不是面對面對狙。
聯邦武裝計程車兵再強悍,也不能硬懟沙漠坦克的火力支援。
再強悍也抗不過包圍圈形成後的火力壓制,更不用說空中搜尋和人群戰術。
從登陸艦被捕獲的一剎那,雲沫就明白,他們已經失去了悄然滲透的先機。
此時,完成隱蔽接近和帶出人質的可能性已經為零。
藍隊雖然人員戰損更多,但在左葛的人到來之前,全殲藍隊,可能性也基本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