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雖然不知道沈飛話裡的梗,此時見獵心喜之下,但他也並不在意,這可是個絕佳的趟子手啊。
同時心中感嘆,日子這是要苦盡甘來了,苦熬十餘年,行遠鏢局終於有崛起的跡象了,一天能招到三位優秀鏢師和一個絕佳趟子手,頓解燃眉之急,怎能不喜。
此時再來回顧一下沈飛三句話讓陳金為他花十八萬……搞錯了,三句話讓陳金收下他,其中的門道。
沈飛第一句話,是在表達,自己懂得鏢師行業的規矩,三會一不。
這三會,便是會理髮、會修鞋、會搭爐灶。
會理髮是因為,鏢師出標,走一趟可能就是一兩個月、兩三個月,在外風餐露宿的,往往都是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
但是路過一些個寨子、城鎮等,免不得要上門拜訪一下地頭蛇,結交好各路勢力。你上了跟前,人家一看你這鬍子頭髮亂成一團,說明走鏢途中很狼狽,容易被別人看輕。
習武之人好面,把尊嚴看的還是比較重的,所以在與人打交道之前,都會收拾的妥妥當當、利利亮亮的,維持體面,不給鏢局丟臉。
所以鏢師得會理髮。
會修鞋也好理解,走鏢走鏢,絕大部分時間,鏢師都是要靠走的,所以要保護好自己的雙腳,保護雙腳,那就得靠鞋。
而在外一路奔波,衣服、鞋難免都會出點問題,走鏢又不能帶上女眷,來幫著修修補補,所以必須的會修鞋。至於說換鞋,有句話叫新鞋上腳彆扭三天。現代工藝製作的鞋子尚且需要適應,何況古代。
而會搭爐灶就更好理解了,走鏢路上不可避免的會有荒山野嶺、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時候,鏢師也不能餓著肚子呀,不吃飽了沒有力氣如何抵禦來犯之敵。
所以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無論颳風還是下雪,鏢師得會因地制宜,撿拾柴火,搭起爐灶,做些熱乎飯吃。
這便是鏢師的三會。
而一不,則是不洗臉。
春秋有風沙、夏天驕陽似火、冬天寒風凜冽。若是用土鹼洗過臉,那風一吹就跟小刀喇過似得,容易把面板割傷。所以走鏢途中不洗臉,是為了保護面板。
也因為這個規矩,鏢師也通常用洗臉這個詞替換到家,鏢頭說明天能洗臉了,意思就是明天可以到家了。
而沈飛說的唱戲途中不洗臉,便是黑話,鏢師把自己接到任務後,要保著鏢的過程,叫做唱戲。
沈飛既然提到了鏢行的規矩,還用上了黑話,陳金就知道,這是個業內人士,所以下意識的就帶上三分笑。
而沈飛第二句話,則是表明了自己,就是為了趟子手這個職業而生的。
趟子手在走鏢隊伍中,就兩個主要職責,第一是明面上的,喊趟子,也就是喊口號,比如遇上些流寇,趟子手就會大喊一聲:“合吾一聲鏢車走,半年江湖平安回。”
喊口號就是為了告訴遠處的賊匪,這裡是鏢局的車隊,有鏢局罩著呢,識相的趕緊繞道。
同時這裡的“合吾”二字,據說是“黑五”的諧音,也側面印證鏢局創始人是山西人,神拳張黑五。
但實際上,趟子手的第二項任務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探路。
趟子手兼任隊伍裡的探子,遇到視野不好的時段、或是怕前方有埋伏、亦或者路況不明,就需要有個行動敏捷、腦子機靈、對危險有敏感性的人,先行一步打探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