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淺憶看出侍衛們提心吊膽的樣子,於是她對亦涵和致遠說道:
“你們現在身體狀況不能再練這套劍法了,甚至跟人切磋也儘量別施展,不然突然被抽空力氣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亦涵和致遠倒也明白這個道理,兩人的小腦袋狂點表示認同:
“我們已經領悟了劍法的精髓,爹爹不會怪我們的,要不我們就練一會兒字吧。”
聽到這話, 四周的侍衛和高手們全部鬆了口氣。
而蘇淺憶也來了興致,她立即挽起袖子說道:
“姐姐跟你們一起練好不好?”
作為曾經的半聖,她除了修煉,閒暇之餘也喜歡琴棋書畫,而且造詣很高。
這兩個小傢伙很討喜,她覺得有必要在兩個孩子面前露一手。
因為年紀相仿,遺憾和致遠對她倒也不排斥, 兩人立即拍手答應下來。
有眼快的太監當即送上了座椅和紙筆,就擺放在演武場。
致遠和亦涵兩人沾了沾墨水, 然後有模有樣的寫了一個‘靜’字。
蘇淺憶本來不以為意的,一開始只覺得兩個孩子的字寫得還行。
但當她凝神細看時,卻驚恐的感受到兩個小傢伙寫出的字跡散發著若有若無的儒意。
不可能!
這怎麼可能呢?
她嚴重懷疑自己看錯了,但仔細感應後發現:確實有儒意飄散!
雖然很微弱,但實實在在的是儒易啊!
儒易,多少文壇大佬窮極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 這個不是寫的字多好就能蘊含儒意的。
儒意跟劍意差不多,都是在一個領域達到極高成就後,才有可能產生的東西。
不光在某一方面的造詣要登峰造極, 而且自身的天賦也十分重要。
蘇淺憶突然感覺,自己兩世為人,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這兩個孩子是怪胎嗎?
剛剛學習的劍法就領悟出劍意就算了,現在寫個字還蘊含儒意?
雖然很微弱,但兩人勤加苦練, 將來就算不修煉也能以文成聖啊!
沒錯, 如果儒意足夠, 即使不修煉也能以文成聖。
只是、可是、但是——
眼前的兩個只是五歲的孩子啊!
蘇淺憶剛剛想露一手的心思全部煙消雲散, 現在自己再寫就不是露一手、而是獻醜了。
亦涵見到蘇淺憶突然發呆, 於是忍不住問道:
“姐姐,你怎麼不寫啊?”
我怎麼不寫?我現在還有臉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