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清流們愈發的擁護朱和堅之餘,對於朱和堅本人的意見,也愈發不以為然了。
頓了頓後,程遠道繼續說道:“至於張誠、林維等人,皆是當初的‘沈黨’餘孽,他們投靠七皇子殿下,也只是因為沈常茂垮臺之後無路可去罷了,與咱們清流終究不是一路人,若是提前通知他們,他們說不定還會暗中拖後腿!
所以,也不必提前通知他們,等到咱們展開行動之後,他們被迫表態之際,也只能選擇支援咱們!”
聽到程遠道的這一番話,眾位清流皆是有些猶豫,但最終還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因為周尚景屢屢與七皇子朱和堅為敵的緣故,朱和堅的廟堂支持者們也早就開始準備反擊了,只是朱和堅一直都沒有摸清周尚景的真實想法,不想徹底撕破臉皮,所以才遲遲沒有出手反擊。
清流們這一次發現了漕運衙門的把柄之後,就皆是踴躍行動了起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與“周黨”之間積怨已久的緣故。
這樣一來,只要是程遠道等清流率先展開行動,張誠、林維等人身為七皇子朱和堅的廟堂支持者,到時候也就只能選擇與清流們同進同退。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程遠道再次環視眾人一眼,加重語氣總結道:“總而言之,這一次的行動,必須要搞出一場大動靜,趁機讓天下人再次見識到咱們清流的巨大作用!
而且,行動之際必須要快!老夫已經決定,具體的行動時間,就定在兩天之後的那場朝會!還望各位同僚趁著這兩天時間,務必要做好一切準備!”
程遠道表態之際,看似是慷概激昂、信心滿滿,但他的眼中卻是閃過了一絲無奈。
其實,無論是彈劾漕運衙門,還是重提海漕之事,皆是關係重大,必須要準備充分,也絕不應該像是現在這般倉促,僅是準備兩天時間就要展開行動。
就以彈劾漕運衙門為例,只是拿到戶部的詳細統算數字,說服力依然不夠,最好是分別從漕運衙門、京杭運河沿岸、以及江南各地收集到大量證據,才能算是萬無一失。
更何況,相較於河漕改海漕之事,彈劾漕運衙門也不能算是一件難事了,河漕與海漕之爭在明朝已是持續百年之久,程遠道自然是深知這件事情的困難,哪怕只是為了增加一絲勝算,也必須要提前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
然而,程遠道身為清流領袖,對於清流們的保密能力一向是毫無信心,若是想要準備充分,就必然會耽誤大量時間,清流們針對漕運衙門的詳細計劃,也必然會讓“周黨”提前知曉,而一旦是讓“周黨”與漕運衙門提前有了準備,清流們的成功機會只會更為渺茫!
所以,程遠道這個時候也只能是放棄更為周全的準備,趕在“周黨”反應過來之前搶先一步行動。
另一邊,絕大多數清流們皆是無法猜到程遠道的真實想法,只覺得他們已經算是準備充分了,隨著程遠道的話聲落下,所有清流紛紛是起身答應,所有人皆是表情振奮、蠢蠢欲動,可謂是士氣高漲。
畢竟,清流們已經沉寂太久了。
清流們能夠團結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他們計程車氣與心氣,若是一直沉寂下去,清流們必然是要士氣跌落、心氣消沉,然後也就會出現人心渙散的情況。
這也是程遠道必須要率領清流們趁著這次機會搞出一場大動靜的真正原因。
*
接下來,清流們的行動還算是順利,不僅是宋煥成順利從戶部衙門“竊取”到了漕運糧耗的詳細統計,清流們的私下串聯鼓動也算是成果斐然,有許多官員都在清流們的鼓動之下表達了對於漕銀弊政的不滿。
然而,清流們的保密能力依然是無法指望。
所以,趕在清流們行動之前,周尚景依然是提前收到了訊息。
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清流們正式行動的前一天晚上,周尚景突然向趙俊臣送來了一份請帖,邀請趙俊臣前往天海閣相聚談話。
而趙俊臣早就等著周尚景的邀請了,這個時候自然是欣然赴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