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俊臣只能這麼做,讓崔倩雪認識到自己真實的想法,擊潰她所堅持的“正義”,然後讓她乖乖的回家,並在祖父崔勉的帶領下,在宮宴中與趙俊臣再次見面。
不過,看著崔倩雪那失魂落魄的茫然模樣,趙俊臣心中不由泛起一絲憐憫。
於是,在猶豫了片刻後,趙俊臣又說道:“說實話,我並非好人,但我深信,這個世界上必然有真正的正義存在!但與此同時,這世上絕大部分的“正義”,也都只是虛假的偽物罷了,它們披著“正義”的外衣,內中卻是其他的東西。所謂正義,在絕大多數時候,只是人們獲取利益時所需要的一句口號,所以不僅僅只是你,這世上有無數人都在利用‘正義’二字,所以你也大可不必因此而失落茫然。”
聽到趙俊臣的話後,崔倩雪顯得有些不理解,依然是用茫然的眼睛看著趙俊臣。
事實上,趙俊臣所說的這些道理,對如今的崔倩雪而言,也確實過於深奧了。
嘆息一聲後,趙俊臣繼續解釋道:“在世人眼中,朝中的那些清流,就是正義的象徵,而那些貪官奸臣,就是邪惡的代表,但實際上,清流們之所以會堅持所謂‘正義’,也大都只是出於利益的考量!你要明白,利益不僅僅只是銀錢與權力,也包括了名聲,而在官場中,貪財者會成為貪官,貪權者會成為權臣,而貪名者,則往往成為了清流!——若是清流們口中的‘正義’無法為他們繼續帶來良好的名聲,那麼他們又有多少人能夠繼續堅持所謂自己口中的正義?”
說到這裡,趙俊臣嘴角閃過一絲冷笑,又說道:“世人皆以為,君子之道,就是正義之道,小人之途,就是邪惡之途,但實際上,這世上的君子之言,往往總是左右矛盾,比如‘良禽擇木而棲’與‘忠臣不事二主’!
有時候,若是出賣舊主可以獲取更大的利益,或名、或權、或財,那麼這個世上就會有許多‘仁人志士’,呼喊著‘良禽擇木而棲,佞臣隨主而昏’的口號,毫不猶豫的改頭換面,並堅稱自己是‘正義’的,哪怕舊主曾對他們有過怎樣的恩情!
有時候,若是跟追隨主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或名、或權、或財,那麼這個世上依然會有許多的‘仁人志士’,高呼‘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的口號,繼續跟著原先的主人,並堅稱自己是‘正義’的,哪怕他們的主人是一個昏庸之輩。
所以說,‘正義’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一句口號罷了,而且是一個很好用的口號,相關的道理就擺在那裡,正面反面都有,就看你怎麼選了。就算是那位即將與你見面的趙俊臣,雖然是一位人所周知的大貪官,但說不定有哪一天,連他也會義正言辭的高呼正義口號。
所以,你也不必失落茫然,因為這個世上不僅僅只是你在利用正義這兩個字,其實所有人都在這麼做,更何況你從沒有壞心思,這些年來也確實做過不少的善行善舉,不論你出於何種目的,而這些善行善舉都是改變不了的。”
隨著趙俊臣的詳細解釋,崔倩雪終於明白了趙俊臣的道理。
然後,崔倩雪原本茫然的大眼睛,也漸漸恢復了一些明亮。
人的心態就是這樣,一些原本無法接受的事情,若是發現有許多人也同樣如此,雖然境遇不變,但心情總是會舒暢許多。
只不過,趙俊臣的這些話,雖然寬慰了崔倩雪,但卻也徹底改變了崔倩雪的心態,讓她從此不再把正義視為一種高貴的品行,這對崔倩雪日後的成長變化究竟是好是壞,卻也難說。
…………
在片刻之後,崔倩雪離開了豆花攤。
既然自己所堅持的正義,因為趙俊臣的一番話而徹底的被否定了,那麼崔倩雪也就沒道理繼續離家出走了。
正如趙俊臣之前所說的那樣,若僅僅只是為了一些虛榮心,就為家族帶來天大的麻煩,實在不應該。
所以崔倩雪離開了,打算回家,然後跟著她的祖父崔勉一同奔赴宮宴。
如今距離宮宴的開始,還有大半個時辰,她在這個時候回去,也一切都還來得及。
只是,在離開的時候,崔倩雪並沒有再與趙俊臣說過一句話!
從某方面而言,趙俊臣幫助了崔倩雪,甚至幫助了整個崔家,讓崔家避免了欺君之罪,而且趙俊臣所說的那些話,也全都是真話。
但也正因為這些真話,所以崔倩雪雖然得到了趙俊臣的幫助,卻無法對趙俊臣產生好感。
因為,真話總是很傷人。
對此,趙俊臣並不在意,他早已習慣了這些。
只不過,想到崔倩雪在不久之後,就會在宮宴中與自己再次見面,到了那個時候,崔倩雪的表情一定會非常有趣,趙俊臣的嘴角不由閃過了一絲微笑。
而就在趙俊臣微笑之時,許慶彥也終於買到了火燒,並回到了趙俊臣的身旁。
看到趙俊臣嘴角的微笑,許慶彥不由奇怪。
“少爺,可是發生什麼好事?怎麼見你這般開心?”
趙俊臣擺了擺手,輕笑道:“不一定是好事,不過倒是一件趣事……算了,一時間也與你說不清楚,時間不早了,咱們快些吃了豆花,然後去宮中赴宴吧。”
…………
恩,依然是萬字大章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