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主宰藍星後歷經八十萬年,藍星的發展已正式步入成熟和正軌,並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向更高層次發展。
久而久,藍星便在整個太陽系中被譽為“星王之王”,自太陽神以下領袖群星。
這引得周邊各大星王一片羨慕嫉妒恨,它們無不渴望如藍星般璀璨。
無奈它們皆不具備藍星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水星和金星距離太遠較近,長年累月受到龐大紫外光的干擾,無法具足充沛的靈氣。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又距離本源體太陽太遠,長年受不到紫外光的滋養,亦無法具足靈氣。
各大星球在靈氣如此微弱的情況下,要想孕育生靈,充實力量,提高地位,實在難如登天。
就算能孕育,也只能是一些妖、魔、獸之類的東西,而且品種單一,不如藍星般豐富多彩。
想到此各星王心中的不平、不甘和憤怒達到極限。
然而無可奈何,實力懸殊。
若想真正對付藍星,除非八王聯手。
但太不現實,因為都深知九大星王繞太陽神公轉,是一個獨立、統一而完整的天命體,需各行其道,只要有一顆星王隕落,或者偏離其執行軌跡,那麼整個太陽系都將會瞬間崩塌,生命全無。
試問誰還敢聯手攻擊。
鑑於此,各星王皆不敢妄動。
各自只想著在週轉之時,能順手掠奪一把周邊星球的靈力資源來補充自身能量,尤其是藍王資源。
經年累月的掠奪必能一步步壯大自己,從而孕育生靈,提高在太陽系中的力量和地位。
它們這樣想,也是這麼做的。
一開始還是輕微的,順手牽羊式的掠奪。
到後來卻演變成了越來越激烈的殘酷的廝殺。
甚至有些九大星王之外位置不重要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星際塵埃等直接被吞併。
殘酷、血腥,一時間整個太陽系一片哀嚎。
這是早期的太陽系混戰,共持續十萬年之久。
後來太陽神出面,這才最終制止了各方廝殺。
而此時各星王的形貌、大小差異更勝從前。
原來最小的木星,經十萬年的廝殺、兼併,身軀在八大星王中已赫然居首。
原來名末的土星竟然也躍然居仲。
天王星、海王星亦在穩步進軍。
金星和水星稍進。
至於藍星則不進不退,因為藍星遵循大道之法,立足於不敗之地足矣,無為方能無所不為。
更重要的是藍星資源純潔,只需煉化自身所擁有的超然靈氣,以滋養芸芸眾生則可,至於去掠奪那些汙濁之氣來壯大體積,藍王則不屑為之。
而這十萬年的早期星球大戰之中最為悲慘的乃是“冥王星”。
最初的冥王星一心只想著效法藍星,自修而成道,不想去廝殺、掠奪它王星資源。
那時的冥王星只是距離太陽神最遠,卻不是實力最弱、體積最小和形象最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