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搖了搖頭,這種貨色的威脅他還真沒放心上。
有人聽他的話,那才是傻子呢。
張強的事情才過去幾天,真以為別人沒腦子?
果然,許建軍離開沒多久,就又有人過來送葦把子了。
同樣和許建軍一樣的操作,李龍也是一樣的勸說。
這回這位就比較聽勸,把不合格的拿回去了。
置氣有球用?早點把葦把子換成錢才是正事!
頭一天,李龍收到了五百多合格的葦把子,他裝上了拖拉機,綁著繩子就回了縣城大院。
到院裡天還沒完全黑,顧曉霞剛下班,正在架爐子。到了冬天這爐子滅的就比較快,李龍把拖拉機停好後去幫忙。
他們習慣了吃晚飯,但晚飯並不會太豐盛。
“今天有沒有啥反應?”李龍一邊架爐子一邊問道,“快到年底了,會不會太忙?”
“還行,不是很忙。眼下單位人還不知道我懷上了,所以工作是照舊。
不過眼下也沒啥太忙的事情,文字性工作比較多,畢竟到冬天了,我們車少,也不好往遠的地方跑。”
顧曉霞一邊看著李龍忙碌著一邊輕聲說著。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平時聽著同事報怨著自己的丈夫不陪自己說話,掙錢少,不幹家務啥的,顧曉霞想想李龍,就會笑出來。
久而久之,同事們也都知道顧曉霞的丈夫能掙錢,會一起幹家務,雖然沒有正式編制,但也是自治區的名人。
有這樣的丈夫,還有什麼更高的要求呢?
不能再有了。
李龍把爐子架起來,就開始燒水。雙灶就有這個好處,一邊熬粥一邊炒菜。至於屋裡的爐子,那個可以熥饅頭。
“我有個想法,”李龍一邊做飯一邊說道,“咱們裡面的爐子那個火牆啊,等明年開春不架爐子的時候,中間拆掉一塊,塞進去個烤箱。這樣到冬天就能在裡面烤東西吃了。”
“可以啊。”顧曉霞挺喜歡和李龍討論這些能改變生活的小東西,說明兩個人都在為家裡生活質量的提高在努力。
吃過飯,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說著彼此一天的生活情況。
顧曉霞很滿足,這比夏天強多了。一夏天李龍有一半時間在山裡,那時候自己一個人,晚上想找個人說話都沒有。
接下來的幾天照例李龍白天去隊里拉葦把子,晚上回來。
沒過幾天,院子裡就堆了有兩千多葦把子,但李龍明顯感覺到,這葦把子送來的數量比去年要少。
或者說日平均數要少一些。
難道許建軍真有那個本事,能促成一些人不往自己這裡送葦把子?
不太可能吧?
他還想去打聽的時候,李建國告訴他了。
“隊裡這兩天有了好幾起火災,有兩家的葦子讓燒掉了,還有兩家葦子起火的時候有看到了,給滅掉了。”
“啥?四家葦子起火?這也太巧了吧?”李龍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許建軍。
“就是啊。這一看就能看出來,有些人想使壞啊。”李建國說道,“這些天大家晚上就有人看葦子,白天干活就沒精神了。
再說眼下天越來越冷,這扎葦子比去年晚那麼些時候,幹活又得在外面幹,速度自然就慢了。”
李龍點點頭,事情也只能是這樣了。
好在李向前給了三十天的時間期限,他只盼的到後面大家能快一些。
當然,那個放火賊最好也被抓住,不然的話後面始終是隱患。
“那咱家的葦子咋看的?”李龍問道。
“我和你嫂子。”李建國說道,“我們在葦子外面弄了些東西,然後晚上時不時的起來看看。要一晚上看著,那受不了。”
的確受不了,一兩天還行,大哥家的葦子紮成葦把子至少得十天,十天肯定堅持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