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郵局,周益民才發現,並沒有他的收件。
這就奇了怪了,明明一大媽說有。
“你是……56號院的人?叫什麼名字?跟周旭華什麼關係?”忽然,工作人員想到什麼,詢問道。
周益民點頭:“我是56號院的周益民,周旭華是我父親。”
“那對了,在那邊。本來,東西是寄給你父親的。但你們院的人告訴我們郵遞員,說你父親跟寡婦走了。所以,那東西你收也可以,但你得出示證明。”那工作人員跟周益民說道。
周益民恍然,感情是寄給他老爹的。
“得證明周旭華是我父親對吧?”周益民問道。
那人點頭,否則隨便一個人過來,說是某某某的兒子、兄弟之類,就冒領了物件,責任算誰的?
周益民只好假裝掏了掏。
實際上,戶口本早就讓周益民放在商店揹包中,“隨身”攜帶。
戶口本是1958年就開始出現的,這時候叫戶口簿。
“同志,這是我家的戶口簿。”周益民將戶口簿遞過去。
工作人員看了一會,才將戶口簿還給周益民,順便讓他將那些東西帶走。
周益民發現,東西一共有一箱加一袋,還有點重。看到寄件人,周益民大為吃驚,因為那是他遠嫁南方的姑奶奶。
收件後,周益民立即返回周家莊。
他相信,爺爺收到姑奶奶這些東西,一定會很開心。
這段時間,周益民也嘗試過打聽姑奶奶的下落,但沒有訊息。
匆匆回到周家莊,周益民就碰到在村裡閒逛的老爺子。
他喊道:“爺爺,回家,姑奶奶有訊息了。”
正在村裡閒逛的周老爺子,聽到孫子的話,頓時愣在原地。足足過了幾秒鐘,他才回過神來,一雙老寒腿跑得飛快。
他激動呀!
大姐這麼多年沒有訊息,他都做好了最壞打算,覺得這輩子已經沒有機會再見面了。沒想到,終於有大姐訊息了。
“益民,你姑奶奶怎麼樣了?”老爺子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詢問。
周益民指著放地上的一個箱子,以及一大袋東西,說道:“這是姑奶奶寄回來的,爺爺你瞧瞧。”
“沒有信嗎?”老爺子更希望看到信件,而不是一堆的物品。
“可能在裡面吧!”周益民猜測。
老爺子二話不說,立即開箱、開袋。
奶奶也湊過來。
她對大姑子很有好感,嫁過來後,她就沒見過大姑子,但逢年過節沒少收到大姑子從南方寄過來的東西。
“爺爺,這裡有信。”周益民在箱子裡翻出兩封信。
一封是寫給爺爺的,另一封則是寫給他爹周旭華的。
老爺子一把奪過去,顫顫巍巍地開啟信封,認認真真地閱讀上面的內容,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看著、看著,老爺子的眼眶就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