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方年有一次上電視是因為學校的演講,這總不能是沾光吧?”陸薇語的某個遠房表姐如是說。
聞言,方年微笑回答:“學習成績比較好,也發表過一篇專業內有一點點影響力的論文……
就比較會讀書,我家裡是山溝溝裡面的,當年只有靠讀書才能走出來。”
“……”
“原來是這樣,那你什麼時候畢業啊?”
方年想了想才回答:“還沒想好,已經基本保研了,到時候看看要不要碩博連讀吧,畢業可能會比較晚。”
“不想早點出來工作嗎?”
“現在物價飛漲……”
“像是羊城、鵬城的房價一天一個變化都。”
“……”
方年:“除了上學我也有一些其它方面的想法,早些年還寫過書,羊城、鵬城不好說,申城是有房子的;
陸薇語的薪資也很高,一家人有一個能掙大錢的就行;
錢這東西,掙不完的,跟慾望一樣,是沒極限的;
就儘量是讓自己的慾望比收入少一塊錢這樣子簡單生活著唄;
總歸也是有房有車有工作的;
再說,我也不知道我配不配得上啊。”
“……”
方年難得的說了很長一段。
陸薇語的某個遠方表哥又岔開話題提到了同名同姓的方年方總。
陸薇語接過話頭回答:“說起來方總很懶,幾乎不露面,像是視察這種事情都不親自接待的。”
一句話就帶了過去。
每次來老陸家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盤問,方年早都習慣了,無非是每次都會換一批人。
說到底還是因為方年在上大學,多少就給人一種過於年輕稚嫩的第一感覺。
七大姑八大姨的就喜歡這種八卦東西,誰也不能免俗。
因為方年沒表示過介意,孫蓉、陸文林最終沒選擇插手。
主要他倆知道方年是誰,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類事情對方年來說太簡單。
反倒是陸薇語察覺到了方年表現出來的一些‘不耐’細節。
所以……
當這一大票親朋離開老陸家,陸薇語就主動提了句:“媽,以後儘量錯開吧,我比較討厭每年方年一來就被盤問的樣子。”
孫蓉從善如流,微笑道:“好咧,我以為你們喜歡熱鬧,也確實太鬧了,回回都這樣。”
方年沒吱聲,他倒是知道孫蓉女士這麼預設安排的意思。
怕他們高處不勝寒。
方年的確不喜歡這樣應付的場面,甚至找了個由頭不回老家過年也是源於此。
一切等到方年公開露面就會自然改變,不過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