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年慢條斯理道:“我們用同樣的敘述方式,比如說:中國人也配做遊戲。”
“把輿論的視線引導至這款遊戲不是國產的,最後黑貪好玩遊戲平臺,說抄襲怎麼都行,反正怎麼噁心怎麼來。”
關秋荷看向方年,問:“目的呢?”
“有很多個。”
方年伸手列舉。
“再次推動正版;趁機推出公司標識與遊戲平臺標識;推出遊戲活動;官宣融資;給剩大壓力。”
聞言,關秋荷腦子裡開始思考這些目的怎麼達成。
如果抹黑,怎麼能洗白呢?
接著就想到了遊戲活動會讓很多黑評不攻自破。
然後是想到了方年經常掛在嘴上的‘共贏’。
想到這裡,關秋荷斟酌著說道:“如果要達成這些目的,光是一些帖子,影響力應該不夠,沒法引爆全民關注。”
方年欣然點頭:“帖子的影響力當然不行。”
“具體得你想辦法操作,讓各大微博平臺的影響力大V們、公知們都來抹黑,他們不懂沒關係,要的就是他們似是而非的觀點,要的就是他們硬黑。”
“甚至我們可以送一些觀點給他們用。”
“比如:我的世界就是一個畫素塊遊戲。
比如:捆綁銷售是原罪。
比如:抵制洋貨人人有責。”
“……”
關秋荷聽著聽著,逐漸明白了方年的全部操作。
把抹黑的主流節奏完全掌控在貪好玩手上,回擊的時候再次輕而易舉的引領輿論,使之對貪好玩有利,就很棒。
“那要怎麼能給剩大遊戲很大壓力,讓他非去收購股份不可。”
方年就笑:“其實也簡單,官宣貪好玩的估值,適當表達貪好玩遊戲平臺的全球擴張戰略,洋垃圾這種論調一出,也就差不多了。
畢竟就算沒有外力推動,剩大遊戲也是必須要收購Eyedentity公司的。”
頓了頓,方年似笑非笑的說了句:“其實國人的思維很有意思,代理外國產品是洋垃圾,但收購外國公司,可能就是民族英雄了。”
關秋荷有聽出這裡面的意有所指,但不懂方年指的是什麼。
索性略過這點,沉吟道:“好,這些事情我來處理。”
方年點頭:“提前一天推出活動吧,要先顯得我們匆匆忙忙才有看頭。”
…………
該說不說的,關秋荷差遣人辦事的效率非常高。
午飯後,輿論就被帶了起來。
首先光是一個‘中國人也配做遊戲’的觀點,瞬間出圈。
“臥槽,該怎麼反駁,說他沒常識嗎?可是‘我的世界’明明不是國產遊戲啊……”
大多數知情人的想法就是這樣。
然後就是那幫不知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