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等還是儘快上奏朝廷……”
“不!”
徐渭急聲開口,卻又立馬搖頭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話。
他搖著頭道:“賓客與學生都是文官,也未曾主持邊關軍務,光靠猜想便上疏朝廷,不說皇上會不會信,就是兵部恐怕都要立馬駁斥我等。”
嚴紹庭目光幽幽:“朝廷文武有別,皇上對軍務之事也看得重,加之朝中那些人啊……哼!”
他是不滿於朝廷裡那些文官們對武將的打壓和限制。
國初。
大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確確實實是汲取了前面歷朝歷代的教訓,在那一段時間裡做到了文武均衡。
但是……
事情的結果,同樣是眾所周知。
現如今的大明朝,同樣是陷入到文貴武輕的局面。
自己上疏言及邊關軍務。
不光要被軍方嗤笑,就連朝中文官也會生出誹議。
畢竟自己除了軍務上的差事,其他軍務上的事情和自己並無關係。
更遑論是推測關外即將要大舉進攻這等事情。
徐渭亦是默默一嘆。
“所以當下也只能是讓民壯隊加緊操練,一旦有變,賓客是希望我昌平能有自保之力?”
嚴紹庭卻搖了搖頭:“最好是我的推斷有誤,什麼事都不會發生。若當真生出那等事情,光靠民壯隊安能自保?”
一旦那幫蠻子能在邊軍的防守下衝進長城內,光靠民壯隊又豈能自保?
雖然民壯隊每日都在操練,已經形同朝廷兵馬。
但卻是短缺兵甲。
尤其是在甲冑、強弩以及火器上,是最為短缺的。
徐渭則是雙手捏在一起,就在嚴紹庭的面前來回的踱著步子。
半天后。
他才停了下來。
而後看向嚴紹庭。
“屬下現在就去民壯隊,讓他們輪番操練起來,叫所有人都動起來!”
“咱們民壯隊當下雖然只有六百人。”
“但咱們後備的卻還有好幾千人!”
雖然都是莊稼漢子或是工廠裡做工的。
但哪個不是渾身腱子肉,一身的氣力。
只要操練得當,拿著刀槍,也能護衛一方!
徐渭想定之後,便衝了出去。
公堂裡,便只餘下嚴紹庭一人。
他看著徐渭離去,只得是自己倒了一杯茶,喝完之後才站起身拍拍屁股離開治安司公廨。
而在昌平和懷柔縣交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