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者挖掘出了“c羅轉會”的更多細節!
風靡歐洲的短影片應用砸下1.8億歐元,同c羅簽署了一份為期3年的商業代言合同。
一個短影片應用,偏娛樂向和潮流,請一個體育明星來代言。
仔細想想,好像也不是說不過去。
&n的粉絲數量超過1.45億人,位列世界第一!
加上臉書和推特,粉絲數量超過3億人!
不管是在場上,還是在場下,這都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
有好事者在網上發起了討論,還翻出了內馬爾當年的轉會新聞。
擁有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的卡達體育投資集團,聘請內馬爾出任2022年世界盃大使,並將以此為由支付給他3億歐元的代言費用。
而內馬爾將用其中的2.2億歐元啟用自己與巴薩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
這樣在形式上,內馬爾是“自掏腰包”支付了違約金,巴黎聖日耳曼因此得以避開歐足聯的財政公平方案監管。
操作手法也談不上高明,但非常有效。
所有人都知道這等於鑽了漏洞,但完全不違規。
相比c羅,很多人把目光轉到了張益達身上。
“23歲”、“白手起家”、“身價千億美金”、“亞洲首富”、“比扎克伯格更年輕、更富有”這些標籤貼在了張益達身上。
大眾對於超級富豪,總是感興趣的。
特別是張益達買下ac米蘭後,第一次出手就挖走了c羅,可謂大手筆,這一下子就把外界的好奇心吊起來了。
大眾非常關心,張益達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有好事者在巴薩羅那俱樂部官網下留言,讓他們盯好梅西,把違約金定高點,再漲漲薪水,別被挖走了。
同樣,內馬爾所在的大巴黎、其他知名球星所在的俱樂部都被網友一一友好“警告”。
韓國球迷則覺得自己國家的天王巨星“孫興慜”非常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挖物件,和c羅組成隊友,橫掃歐洲。
國內球迷更不用說了,一片歡騰,自發地來到張益達微博下留言。
“從今天起,就是ac米蘭球迷了!”
“愛了愛了,總裁搭配總裁,牛逼!”
“張總有沒有興趣收購國內俱樂部啊?實在不行,把武球王帶到ac米蘭培養一下也行啊!”
……
歐洲這邊的討論還在繼續,只不過已經延伸到其他領域了,甚至和足球完全不相關。
有經濟學家就發言,為什麼美國能出扎克伯格,甚至連中國都出了一個張益達。
歐洲到底是怎麼了?
階級固化、嚴重缺乏科技創新、經濟增速慢……一系列問題都拿出來進行了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