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達帶著曼蘇爾參觀了銳向大廈,還安排公司的人工智慧專家、金融科技專家帶著阿布扎比投資局一眾專家到實驗室,做起了各類前沿科技落地產品介紹和展示。
阿布扎比投資局一眾專家也很專業,吹毛求疵地提了很多問題。
銳向這邊的研發人員、科技專家也都是真材實料的,基本每個問題都給予了讓前者滿意的答覆。
阿布扎比方面之所以這麼認真,也是因為在銳向的估值體系中,前沿科技的各種研發成果和落地應用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甚至還關乎著,銳向能夠走多遠。
在這個科技為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科技就是每家大公司的護城河。
和螞蟥金服相比,銳向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要低上不少,但科技實力並不弱於螞蟥金服多少。
在銳向每年幾十個億研發經費的投入下,銳向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千多件的全球專利,專利主要分佈於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計算、大資料等四大前沿科技領域。
而螞蟥金服則多了個loT物聯網,圍繞五大領域進行科技佈局。
全球專利數量也要多上一些,達到了兩千多件。
“中興事件”給國內的科技公司上了生動的一課,在大家清楚認識到,被“卡脖子”是有多麼的難受!
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裡,那麼就只能聽從別人的指揮。
要想衝破枷鎖,就得搞自主研發,擁有自己的技術智慧財產權。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理論需要倒過來了。
租房哪有買房好?買房哪有自己蓋房好?
次日。
曼蘇爾坐在了銳向大廈50層的會議室,與他一同列席的還有軟銀願景基金、馬來西亞國庫控股、中國人壽、太平保險、新華保險、全國社保基金、凱雷投資、KKR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華平投資、銀湖資本、泛大西洋投資、荷蘭ING保險集團、瑞士信貸、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等17家投資機構的代表。
有中資、國企、主權財富基金、保險集團、華爾街五大投行、世界著名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機構可謂五花八門。
不要嫌麻煩,張益達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擁有這麼多明星股東,往招股書上一放,這都是市場號召力啊!
另外,股東盤根錯節的關係,也可以防止一些意外風險。
當然了,有一部分股東也不是真誠實意來入股的。
比如說高盛、瑞銀這幾家投行,就是衝承銷商資格來的。
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則是被銳向在東南亞攪起來的風雲所吸引而至的。
國企則是做風險對沖,他們在螞蟥金服那邊也下了重注。
萬一螞蟻被大象踩死了,他們始終也是獲勝的一方,不至於虧錢。
張益達看著臺下黃的、白的、棕黃帶黑各種膚色的投資機構代表,就跟開聯合國大會似的,堪稱萬國來朝!
心中很滿意,這證明銳向的全球化戰略又更上一層樓了。
本來還有個加拿大養老基金要來湊熱鬧的,被張益達拒絕了!
純屬來分錢的,一個小馬仔,平時都看美國臉色行事的,哪來那麼大的臉啊?
既不能幫助銳向提高影響力,又不能讓魔寶支付進入加拿大。
要你這種股東有何用?去投資螞蟥金服吧!
張益達啟動電子大螢幕,一個蔚藍色的星球擠滿了五米乘四米的螢幕。
東亞、東南亞、南亞幾個地區的版圖顏色很深,有璀璨的光點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