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就意味著收費,也意味著我終於有收入,而不是單純地靠愛發電了。
我也按照老規矩,趁這個機會和大家談談心。
平時真的太忙了啊,每天將近萬字的更新,累得我幾乎喘不上氣,工作完了以後,一句多餘的話都不想說,一個多餘的字也不想打,只想癱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
但上架感言還是必不可少的,再累也要強打著精神寫一寫。
其實我都忘記自己寫過幾本書,又寫過幾次上架感言了,反正依稀記得,每次寫上架感言的時候,都會回憶一下自己曾經多窮、多苦,走上這條路又是多麼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能支援一下正版閱讀。
但是這次,我不想寫這些了。
——雖然曾經的我確實很窮,窮到你們根本無法想象的地步,身為一個純正北方人的我,小時候連有暖氣的房子都住不上,而且房子還特別破,夏天漏雨、冬天漏風,這樣的日子一直過了十八年。
窮,其實還沒什麼,咬咬牙關總能挺過去的。
但窮,能打斷一個人的脊樑,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性格、思想,讓一個人從裡到外都不正常了,變得焦慮、急躁、不淡定、情商低,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當然不是絕對的,有人很窮,但有一顆豁達的心,只是說大部分普通人。)
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經歷過的人都能懂。
今天,我想說說我和寫作的故事。
我愛寫作,大概可以追溯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我到現在都忘不了,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寫作文——看圖寫一段話——我也不知怎麼天靈開竅,竟然用了個比喻句,語文老師連連誇獎,給我打了全班全高分。
從那以後,我就對寫作產生了濃濃的興趣,開始瘋狂地看書、報紙、雜誌,一切有字的東西,都會被我拿來如飢似渴地讀,看到什麼好詞好句就記下來,爭取用在下一次的作文裡,也就導致我的作文一次又一次被打高分。
所以,這算是個良性迴圈,作文分數越高,我對閱讀、寫作越有興趣,看的東西漸漸多了,寫作也就愈發得心應手。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中。
上了高中,我的作文再也沒有拿過高分。
因為我迷戀上了網路遊戲。
咳,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啊,整夜整夜的在網咖包宿,滿腦子都是升級、升級,白天就在教室裡睡覺,頭不梳、臉不洗,搞得人不人鬼不鬼,幾乎成了全班的笑話。
老師都不止一次地說我:你家都窮成什麼樣了,你還這麼不爭氣,將來怎麼辦啊?
現在想想,那可真是金玉良言,但我當時哪聽得進去?
後來我就畢業了,當然不出任何意外的沒考上大學,而是上了一所給錢就能進的本地大專。
也就是那個時候吧,我對網路遊戲突然就失去了興趣,感覺每天機械般的升級、做任務太蠢了,有這時間乾點什麼不好,就算學不進去,看看書總行吧?
好在,看書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愛好。
無論什麼時候,看書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看得多了,我的手便開始癢癢,覺得別人能寫,我也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