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progressive hoe,這是一種神奇的電子音樂風格,可能沒有那麼多為了狂歡和嗨皮的架設,也沒有傳統ed的那種商業氣息。
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這種風格和trance是很像的,都是以深度來帶給聽者更多更好的體驗。
而且,也是更多電子音樂人選擇用以闡述自己的深度表達單曲風格。
而能夠來到af現場的觀眾,不用多說,肯定無一例外全都是世界各國最狂熱的電子音樂迷,全都是老油條中的老油條。
那麼,他們也就更能get到音樂人放出的作品的深意。
就例如現場唐佑一放出的這首《yoyi》,剛開始,此曲的結構異常疏鬆,就好似一個步履蹣跚的新生兒,開始逐漸嶄露頭角一般。
但是基準調式的不變,又一點一點的慢慢將同一種調式進行完善,加入新的構想。
他們聽懂了,yoyi可能想表達的深意。
“從弱到強,千變萬化,卻從不變本質嗎?”現場人群當中,有一些即便來蹦迪,都拿著本小本本不停記錄的人,他們在所有人都在狂歡的人群當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這些人,學名叫做‘樂評人’。
當然,不是華夏國內那些找過唐佑一麻煩的那種所謂的偽樂評人了,而是真正來自各大頂尖樂評機構和各大世界性獎項的真樂評人了。
他們此刻也在對著唐佑一的新歌做著總結,凝思著,yoyi到底想要表達一些什麼樣的深意。
這就是《yoyi》,他們從中聽出了一些深度來,並且暗自點頭。
毫無疑問,作為一首traditional progressive hoe,這首單曲已經俘獲了他們刁鑽的胃口,無疑從各方面來說,完成度都可以拿得出手。
其中就有一位戴著鴨舌帽,身上穿的t恤後面有一臺金燦燦留聲唱片機lo的黑人,在自己寫下的音樂人藝名之後也就是yoyi這個名字的後面,打了一個大大的紅√記號。
最後,這位黑人寫下了關於自己的評語。
【個人建議,本年度列入第二類別分類,可以深度評解抽析】
這一次,很難得的,在最後一個樂音落下的時刻,人們在電子音樂現場上罕見的聽見了掌聲。
畢竟是電音節,這種場景一般都不會出現掌聲這種東西,因為相對於傳統的鼓掌,狂歡者們有太多形式可以表達自己內心心情的行為了。
例如歡呼、搖旗吶喊,還有高舉雙手,這些都比鼓掌更加契合這種熱烈的現場。
因為相對於傳統音樂的現場,電子音樂本就是形式不同的音樂,觀眾自然形式也不相同,電子音樂現場,甚至連座位都沒有,因為他們不需要座位這種沒有用的東西,人們不需要坐下。
他們只需要,燃燒自己的激情,在激昂的音樂當中找到自我的位置和釋放。
現場的進度也在越來越深入的推進著。
毫無疑問,《yoyi》這首單曲給予了人們更多的驚喜,但一首單曲怎麼都是會有結束的一刻的。
但是,唐佑一這次可不是隻有這麼一個大招,他還有其他的技能沒放出來
那就是,同一張專輯之中的,其他單曲。
不過這裡是電子音樂節,終究還是電音為王的舞臺,而他本次的專輯也只有主打歌是屬於電音的形式,那麼,剩下的幾首單曲,自然也不會全部放完。
唐佑一選擇了一首歌放一點,雖然在電音節上放非電音的單曲也不是不行,但終歸還是要考慮到整個現場的完成度。
一首流行,一首搖滾,一首半電子音樂單曲,就這樣放了出來。
當然,《芒種》這首單曲,他並沒有選擇在今天放出,因為說句實話,雖然這首歌的確是電音沒錯,可是也是真的不適合啊。
這首歌真的就是和現場走了另一條完全極端的路線,雖然同樣是一首精品華夏風電音之作,可也是真正的氣氛破壞之王。
更何況,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是唐佑一用來單獨放在唐柚依的名下發布的單曲,不適合他現場在這打出來。
不過,即便少了一首《芒種》,幾首未發行新單的放出,也足夠觀眾們和粉絲們過癮了。
尤其是最後結尾落幕的那一首《過去,現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