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也不等禹勇說話,他的老師就直接掛了電話。
只餘留禹勇一臉懵逼,隨後也顧不上現在是聚餐時間了,反正都是死黨,大家都熟的一匹,不用怕失禮,便直接拿起手機登入網易雲音樂APP,戴上耳機之後,很快,就找到了署名為YOYI的三首新歌。
非常容易找,容易的不能再容易了!
因為.....
禹勇眼神清晰可見之下的,是三首剛剛釋出的新單曲,赫然在榜單上的....最打頭前三位,絕對前三,不論哪一首的資料漲幅,都拉下了第四首太多太多。
Top1:《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YOYI。
No.2:《Loser》YOYI。
No.3:《打上花火》YOYIYu.jin。
No.4:《聽風》曾怡。
.....
禹勇愣了片刻,至少看著三首YOYI的單曲的資料,拉了第四名在華語樂壇也有頭有臉的人物,也就是來自天放娛樂的曾怡,他懵了。
“《聽風》不是近期第一熱單嗎?怎麼被拉了一半還多的資料?”
眼前的這一幕,讓禹勇這種華語樂壇混了大半輩子的老油條都無法相信,這有些擊垮了他原先堅持了十幾年的觀念。
在他看來,他們這些有組織有資本的企業集合型包裝模式裡面走出來的音樂人,不是才應該是華語樂壇的絕對霸主嗎?
不說別的,就單單拿一首歌從提案到誕生的過程來說,他們的一首作品,只要一敲定提案會有團隊製作、各領域頂尖巨匠操刀、專人譜曲、專人改曲、專人填詞、然後才是讓他們的藝人來唱出來。
可以說這是凝聚的很多精華的模式,也是對於力捧一個音樂人來說,最好的模式。
可是YOYI呢?雖然禹勇對於這個人所知不多,但也多虧了他的搞事程度,和離經叛道不按常理來所導致的身上的那些爭議,他對於此人的過往作品也有過耳聞。
但說句實話,其實當時的禹勇有點不屑,他在聽過《病名為愛》、《MATILDA》、《極樂淨土》等等作品之後,也就不太在意了。
不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就是因為,YOYI是個電音製作人,就以為內,這些歌都是電音。
雖然說吧,YOYI這個人的電音的確做的有一手,有點國際化的味道了。
但在他看來,華語樂壇,乃是通俗流行的天下,大眾們好的就是這口,歐美樂壇那邊,才是電音和HIPHOP這種新流行的天下,還有搖滾佔據的大半壁江山。
而要想在華夏把這種音樂做的多大,很顯然,在禹勇看來,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在這個國家,他相信人們還是更喜歡情情愛愛的格調,不然就是分分離離的味道。
於是,在他起初看到YOYI新發的這三首歌的時候,他是很驚訝的。
這貨不是電音製作人嗎?啥時候電音能按著流行打了?此前YOYI是上過一段時間榜單不錯,可是他上的也是電子音樂分類裡面的分類周榜和分類日榜啊。
可是現在呢?這可是總榜!一開啟搜尋欄介面顯眼至極的全站總榜!
這是什麼鬼?
於是,他直接忍不住好奇的點選了進去,然後,臉上的表情,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幻著。
三首歌的內容,他聽得很快。
或者說,越聽越心驚,越聽,就越有種絕望感。
依舊是YOYI招牌式的外文歌曲,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打死不寫幾首中文歌,唯獨鍾情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