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場雨,下在崎嶇蜿蜒的蜀道上。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管入蜀道路,抑或是蜀中道路,都極難行走。
一大一小兩頂斗笠隨著山勢一起一落,雨絲霖霖,卻掩不住那人眉目間的英氣,越過八百年的古桂樹,釣魚城就近了。
閔寧腰間攜刀,背上負劍,而她身後跟著的十三歲女孩,則背上揹著削尖的圓鐵條。
分明是到了可以許婚出嫁的年紀,卻背上攜著重物,髮絲因溼潤而貼著耳廓,臉上還帶著泥汙,這女孩不是誰,就是閔寧之前救下的兩個孩子之一。
女孩的腿已有些發抖,草鞋裡又麻又溼潤。
閔寧頭也不回道:“走快兩步,磨磨蹭蹭的。”
女孩咬了咬牙,硬是半句苦累都沒說,不僅跟了上去,還執拗地跟閔寧並肩而行。
閔寧既覺得好笑,又覺得這女孩對胃口。
她是個極要強的性子,跟自己相似。
一剎那,閔寧忽然又想,怪不得周依棠緊抓著陳易不放。
雨絲依舊,新年的冬雨越下越冷,蓑衣不耐寒涼,慶梨發著抖,她從前是被人販子拐賣貨物,如今是閔寧的弟子。
那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姐姐叫慶梨,弟弟叫慶瑕,閔寧把他們送到峨眉山後,弟弟願意留下,姐姐反倒不肯,說要跟著閔寧闖蕩,拜她為師,學些本事。
閔寧習慣了獨來獨往,要將她甩開,可她成天就順著自己離開的方向走不罷休,無可奈何之下,閔寧只得認下這茬,並尋思著帶在身邊一段時間後,交託到哪座門派裡。
釣魚城原是為南宋餘玠所建,曾抵禦蒙古鐵蹄三十六年之久,一代大汗蒙哥亦是身喪此城之下,不遠處的護國寺上刻有楹聯“三江送水開天塹,千障排雲控蜀疆!”此外山路荒廢,龐大殘破的石門爬滿青藤,狹窄逼仄的道路雨中漫長延申,像是隻有野獸走過…….
閔寧只在釣魚城下駐足片刻,闔上眼睛,只覺滿地荒涼。
這裡曾名盛一時不假,可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天下局勢已不再是宋蒙那般,當今東虞西晉二分天下,彼此以嵩山、襄樊為界,川蜀一帶落在西晉掌控之中,否則蜀道出口的山同城也不會就此荒涼。
而釣魚城深處川渝腹地,不再是前線,再如何堅固也要荒廢。
閔寧與慶梨下了山,遠遠就在路口處見到酒旗飄搖,近處還有驅虎的立牌,雨聲間隱約能聽到吆喝叫賣的聲音,門邊還有驢車,有一隊行商在裡面避雨。
閔寧領著慶梨走進門,小二還沒上前,就喊了一聲:“湯缽子裝兩大酒,不要薑片苗條,安了根就走。”
“醒得咧,火窯沒備好,得慢慢來。”小二一看是個老江湖,沒敢怠慢,應著聲道。
慶梨在一旁默默聽著,努力把這些黑話塞進腦子裡。
店內有陣陣議論聲,談的是江湖時事。
“東虞那邊鬧白蓮啊,鬧得緊。這把走點鹽過去…好賺錢。”
“丟腦袋的事,怎不想會強搶。”
“不是能走山同城那邊的道嘛?”
閔寧從旁聽著,她倒沒想到,自己離開不過一年多,大虞內竟鬧起了白蓮教。
不消多時,小二把兩大碗酒招待上來。
閔寧從懷裡揣出肉乾和饢餅,驗了驗無毒後便把吃的泡進酒裡,饢餅很快吸飽了酒水軟和起來,肉乾也溼淋淋地冒著紅潤,卷著一口咬下,酒液溼潤裡帶著幹香。
慶梨也有樣學樣,但差點噎著了,閔寧拍了會背後,她才轉而小口小口的吃。
“哎,說回來,聽說了沒,山同城那邊出了個狠人啊。”
“誰,是不是說那個…閔寧?”
“是咯,為虎作倀,分明是江湖人卻給鷹抓孫幹活!凶神惡煞、狼心狗肺!許多人見到,這閔寧一刀就把元豐樓黃景給殺了!”
閔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