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丟了?”沈明軒好容易翻過山,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吳比和餘娥的去向。
“他們一定是要去乘鶴樓!”男修滿臉堆笑,努力跟師兄表現自己,“聽說這兩年乘鶴樓廣收門徒,說不定這幾個妖人是去拜師修行的?”
“該當如此……”沈明軒眯眼四望,一想這附近除了九里坡、八方湖和七星道,也就是剩下乘鶴樓這麼一家門宗了。
九里坡和八方湖還要再向東百里,眼下吳比和餘娥不見蹤影,十有八九是他們到達了目的地,要去乘鶴樓。
“我們先去北橋鎮歇歇腳?”男修揣測沈明軒心意,“師兄剛剛演罷劍陣,不如先休息片刻……”
“歇個屁,晚不得,寶貝是不等人的。”沈明軒沉聲道,“我與乘鶴樓的外門首徒關係不錯,去問問。”
“該當如此,該當如此……”男修連連點頭。
……
吳比與餘娥行至北橋前的一路上,餘娥一直纏著吳比,叫他放她也進去吳比的“洞天”做做客——餘娥當然也知道吳比是肯定不會放自己進去的,只不過是享受調戲吳比的過程,看他窘迫的樣子罷了。
行至北橋前,二人站定,吳比看見橋頭三口小鐘,除此之外並無一人。
“到啦,這就是傳說中的乘鶴樓前三口鐘了。”餘娥像是見到了好玩的新鮮事物,盯著三口小鐘猛看。
“有什麼名堂?”吳比在菜園看中州時,凡是有頭有臉的門宗都是一片迷霧,說實話還真的不知道拜山的規矩。
“一口貢鍾,一口戰鍾,一口拜鍾。”餘娥指著三口小鐘說道。
“那我們該敲拜鍾?拜山用的吧?”吳比走到拜鍾前,拿起了小錘。
“恩人別急嘛。”餘娥輕輕攔下,“拜鍾可不是拜山用的,是拜師用的……”
“拜師?”吳比沒想到乘鶴樓收徒的手段這麼……開放。
“乘鶴樓的拜師嘛,和別門別派又不一樣。”餘娥笑道,“傳聞鼎城收人的時候就是,有天資的收入外門,長得美的送去乘鶴樓別院,有力氣的就收到乘鶴樓地坑地下……就連老弱病殘也可以敲著拜鍾哦,只不過進去是做什麼,就不知道咯。”
“是人就要?”吳比算聽明白了,這拜鍾和拜師沒有多大幹系,可以算是投奔鍾,敲了就是乘鶴樓的人了。
“正是如此。”餘娥嬉笑點頭。
“那貢鍾?”
“是獻貢品才敲的啦,就像給廟裡的神仙燒紙一樣,帶著禮來,求子也好、求報仇也好……只要禮物夠重,合得上乘鶴樓裡面老人家的心意,事兒就能給辦咯。”餘娥指著小鐘上鋥亮的漆面說,“恩人看看,香火很盛呢。”
吳比咂摸咂摸,心道原來這就是貢鍾,再把目光轉向第三口小鐘:“那戰鍾總歸是打架用的了吧?”
吳比一邊問著,一邊看那戰鐘上落滿了灰,似是從未被人敲響過。
“是咯。”餘娥後退一步,“恩人要敲哪個?”
吳比掃視一眼,忽然一愣:“就沒有簡簡單單拜訪的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