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趕,孫昊直接拖著行李箱就往聯合中心球館趕。
趕在試訓之前,孫昊到了這座對籃球迷來說充滿神聖氣息的地方。
這裡是邁克爾·喬丹封神的地方,他在這裡完成了兩個三連冠。
甚至有球迷覺得喬丹不退役的話,他有機會完成八連冠。
球館前,那座1994年豎的銅塑雕像說明了一切。
孫昊上輩子生活在美國,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康涅狄格州,是美國西海岸。
芝加哥在伊利諾伊州,在美國中部,他也就旅遊來過幾次。
不過他對這個雕塑還是印象深刻。
雖然時間趕,他還是走到雕塑前駐足良久。
銅像是喬丹飛躍防守者單手扣籃的經典動作,在雕塑的下面寫著這樣一句話。
“Tl.be”
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句話把喬丹在籃球領域的成就概括的簡潔明瞭。
雖然有遠古時期的比爾·拉塞爾和張伯倫等人,但喬丹的影響力早已經超越他們任何一人。
能夠被球迷稱為籃球之神,這已經是一種無上榮耀。
至於後無來者,又有誰能超越籃球之神呢?
孫昊長呼一口氣,接著轉身走向聯合中心球館。
他在歐洲已經踩著前任歐皇登頂,在NBA也一樣可以做到。
歷史中的喬丹不甘寂寞在明年還會復出,對孫昊來說,那就是機會。
可別覺得38歲的喬丹已經是個跑不動的糟老頭子,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在奇才的第一個賽季,他場均23分5.7板5.2助攻。
那時候孫昊才剛打完新秀賽季,對二年級的他來說,沒有比這更適合他的物件。
想想艾弗森晃過奇才喬丹被球迷津津樂道的場景吧,如果他按住喬丹一頓亂射,那場景可想而知。
籃球之神金光熠熠,那可不就是最豪華的背景板麼。
一想到那場景,孫昊內心不自覺地生氣一股豪邁之情。
踩著輕盈的步伐,他走進聯合中心球館。
不過等到試訓的訓練館外,他卻發現一群人扎堆在外面。
高的矮個,大部分都穿著秋衣,一看就是和他一樣來試訓的。
而且這些人裡面他很快就找到幾個熟悉的身影。
邁克爾·裡德。
說到裡德,球迷對他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自媒體。
遵易會議,裡德,博古……
因為和易建聯做過隊友,在當時自媒體節奏的帶動下,這些球員節奏被帶的飛起。
不過裡德巔峰時期是聯盟炙手可熱的得分手,左手將,能突善投,一手射術精湛無比。
甚至就是靠著一手三分球,他入選了那支群星閃耀的夢八隊,並且隨隊獲得了奧運冠軍。
孫昊之所以第一眼就注意到他,是那種動物本能的警覺。
同樣以三分見長,但是裡德身高1米98,這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威脅。
裡德大學第一年場均就有21.9分,是“大10區”第一個新生得分王。
但之後他大學資料一降再降,大二19.5分,大三17.3分。
別人在大學是一年一個臺階,他也是,只不過是往下走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