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的記憶中,原主還吃過他烤的蛇肉、麻雀、知了跟水牛。
一般捉麻雀在下大雪之後是最容易的,因為這個時候它們很難找到吃的東西。
董成義手裡拎著一個大籮筐跟一捆繩子,找到一塊乾淨的地方,掃去上面的雪,然後用繩子繫到一根拇指粗的木棍上。
用這根棍子支起籮筐的一邊,最後往籮筐下面撒些穀子,順帶著在籮筐的四周稍微撒一點穀子。
他一邊朝遠處走著,一邊放著手中的繩子。
直到走到一棵大樹後。
雪兒幾個都躲在這裡。
她很好奇,小聲問道“大哥,你為何要在籮筐外撒些穀子啊!”
對於她的問題,一起玩耍的董成瓊也很好奇,他也是第一次見識如何抓麻雀,故而也很認真的聽著二人的對話。
這個孩子的存在感不強,但雪兒觀察了很久,他遇事很喜歡觀察,喜歡自己去思考問題。
董成義密切的注意著遠處的情景,但仍舊耐心的給雪兒解釋“那些是用來吸引麻雀的,等到它們撿拾完外邊的穀子,就會放鬆警惕。
然後就會毫不猶豫的吃那些籮筐下的穀子了。”
雪兒明白了,輕言道“看樣子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俗語說的一點也不假”。
董成義抿著嘴笑道“妹妹知道的還真多!”
雖然春節孩子們會吃到很多的肉食,但是他們幾個孩子仍舊在此之前美美的吃了一頓烤麻雀肉。
初一傍晚,一家人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萬家燈火了,男人們是要祭祖完畢才可以離開的。
好在晨起的時候,家裡的活物都給他們留了足夠的吃食。
小傢伙董成澤已經睡的很是香甜了,不知是不是夢到了什麼高興的事情,睡著的時候還會在那無聲的笑。
那無齒的笑看得人心都化了……
一家人都很累了,很快就喂完虎子跟馬匹和三隻羊。
洗漱後睡下。
一夜無夢,翌日旭日東昇,一家人安排好家中的活物,用罷朝食,再次坐上馬車朝荷花村而去。
初二在鄉下是出嫁女兒回門的日子。
此時已經快到半上午了。
路上,有的人靠兩條腿走路,帶著一家人,提著年禮回孃家。有的坐著牛車,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回孃家。
馬車是最少見的,在鄉下誰家養著牛車,那就相當於現代的普通轎車。誰家擁有馬車,那就相當於現代的賓士。
給雲家備的年禮跟給董家的一樣,不偏不倚的。
這在這個時候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
大多數的女婿,他們給岳家的年禮都不會超過給自己父母的。這是當下一種心照不宣的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