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主的記憶中,關於趕海的事情也只是零星的記憶,知道的太少了。
“沒關係的,等到明年你到大姑家,到時候大姑帶你去趕海。”董長倩是越來越喜歡這個侄女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一眼靠眼緣,時間久了靠的就是相處。
原主被雲氏桎梏在家裡,很少走親戚,因而她留給大家的印象還是淺薄的,在眾人眼中,她只是一個有些可憐的漂亮丫頭,其他的就沒有了。
可以說存在感太低了。
如今董長倩親眼見證了這個孩子的不易,她心中沒有其他想法是不可能的。
血脈的相連的感覺,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憐惜是騙不了人的。
“嗯,等弟弟大了,我再帶他去大姑家趕海。”
回到廚房,鍋裡的兩個菜也做好了,雪兒指揮,董長倩幫忙將排骨盛出來,然後將剩下的三個菜炒出來,姑侄兩人合作完美。
再說屋子裡說話的姑嫂二人。
相比較心思敏感的董長倩,雲氏還是最喜歡這個性格外向的二妹。
知道她因為生了一對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雲氏絞盡腦汁的去安慰。
倒是董長秋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能看得開的人,且她雖然是個孝順的,但是也不是一個腦袋死板的。
最近也正在心裡盤算如何跟丈夫說,要他跟家裡老人提分家的事情。
她在沒有出嫁前就一直覺得自己家的氛圍就是好,哪裡好她說不上來,畢竟只是一個閨閣女子。
等到嫁作他人婦,看的多了,她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
因為董家在兩個最大的兒子結婚不久後就分家了,三哥結婚了,也是直接分家的,所以他們董家很少有那些妯娌、公婆之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而在水家,一家人結婚,沒結婚的都住在一個大院裡,彼此之間接觸多了,摩擦就多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
她的婆母是個十分精明能幹的農村老太太,掐尖要強了一輩子,丈夫跟幾個兒女、兒媳都不敢挑戰她的權威。
不說幾個小姑子,單說婆母生的幾個兒子那見了自己的娘,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乖巧的不像話。
可以說在水家是陰盛陽衰,男人大多數要聽女人的。
不像在董家,雖然董秀才寵著秦氏,可以說對其也是言聽計從,但董秀才在兒女心中的分量不比秦氏這個母親少。
小時候她對自己的父母十分孺慕,就覺得娘是這世上最完美的娘,爹是這世上最有學問的爹。
在閨閣之中的時候她羨慕自己的兄弟長的英俊瀟灑,心想自己將來的丈夫也要像自己兄弟那樣,長的一定要好。
可等到她真的出嫁,與自己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之後,她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有些片面了,長得好並不能用來過日子,不能用來當飯吃。
好在自己的丈夫不是一個外強中乾的,也是一個勤懇做事的,不然她真的會哭的。
水家因為出了一個水莊主,成為長海縣炙手可熱的人家。
可即使自己婆家與那水莊主已經出了五服,自己的公公跟婆母也是以自己是水家人,有著天然的高人一等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