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寒暄幾句,各自驅車離開。
石墨開著車很快就到了梅連鎮,在集市上找到了專門賣菜苗菜籽的店鋪,就在鎮子的菜市場邊上,一個不大的鋪面。
石墨進店裡和老闆聊了一下,老闆是個中年大叔,一副懶洋洋的樣子。
等石墨買了幾樣他知道的當季菜種之後,老闆才略顯熱情一些,經過一番閒談討教,石墨才發現自己把種菜想簡單了,要不怎說隔行如隔山,農活看起來簡單,實際卻一點都不簡單,季節,施肥,蟲害,每一樣都是千百年來累積的經驗,可不是簡簡單單插個苗,撒點種就成。
什麼蘿蔔,大白菜,芥菜,包菜,等林林總總,石墨每樣都買一些,打包了一個大包,可把老闆樂壞了。
之前是因為要找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石墨才決定把菜園子重新整治起來,但是現在,他心情又不一樣,種菜也就變成了一種生活的體驗,雖說他是農村人,但打小就沒什麼機會去做這些農活,現在是既來之則安之,他打算繼續好好體驗一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感覺。
把該辦的事都辦好了之後,石墨就驅車回家。
回到家中也不休息,就去柴房扛了把鋤頭到菜地,新鮮的菜苗不能脫水太久,越早種下就越有利於後期的生根和成長。
石墨很快沉下心來,一頭扎進泥土,嗅著泥土的芬芳,期待來日能夠看到滿園生命的蔥榮。
……
石家祖祠始建於何年何月什麼年代已不可考。
現在的這座祠堂是解放前建的了,後來又維修過幾次。
祠堂在巖嶺村中間的一塊風水寶地上,祖祠門口有一大片空地,祖祠的南側牆邊有一顆老楠木,兩人合抱之圍,樹上還掛有一塊牌子,“楠木,國家珍稀保護植物”。
不遠處有一個長亭,全木質結構,平時會有一些老人們坐在那裡閒聊,下棋,亭外有幾處石桌石椅。
臨坡處是穿過村子的水泥路,路邊古木參天,枝葉繁盛,大多掛有牌子,介紹所屬科目,年代,因為是村中的老樹,一代一代的村民都自覺保護,所以就遺存下來,現如今又人口減少,又有政策補助,村子裡的環境也越來越好。
平時節假日,城裡人,年輕人,總會時不時到這裡遊山玩水。
此時,亭外的石桌石椅處坐著四個男女。
“表哥,都怪你,你應該叫你朋友先打電話問一下的,現在好了,只能露營了。”
說話的是一個年約二十出頭的女子,扎著馬尾辮,一雙杏眼斜眸著邊上的一個胖子青年,嘟著嘴巴,顯得一臉的不高興。
她身邊的那個女子,上著白衣,容顏更加嬌豔,此時,她眉頭微微一蹙,拉了一下身邊的“馬尾辮”,道:“好啦,可兒,出來玩不要不開心啦,現在怪你哥有什麼用?”那聲音如黃鶯出谷,悅耳動聽。
邊上那個帥氣青年,瀟灑甩了一下他的長劉海,嘴角微微一翹,笑道:“露營其實也不錯啊,我看那傢什麼‘有間客棧’也不怎樣,咱們找老鄉問問,剛才那老闆不是說了,有的老鄉也會接待外地遊客的麼。”
胖子一臉悻悻站起來,走到邊上點了一支菸,懶懶地摸了一下後腦勺,回頭說道:“走啊,咱們到處去逛逛問問看,實在不行就露營,我也想不到,我朋友說平時沒什麼遊客的,結果偏偏就讓咱們遇上了一撥人,人算不如天算,走吧。”
……
四人邊走邊逛,偶爾也去看著不錯的人家問問,也都沒什麼結果,不知不覺四人就走到了村尾。
“你們看,那壩上有一座獨立的木屋,看起來風景不錯啊。”帥氣青年身高有一米八幾,站的高看的遠,指著前方竹林後面的一片屋脊說道。
“誒,真得誒,這風景看起來真的不錯誒。”
這個歡快的聲音是那個馬尾辮,一雙杏眼亮晶晶的,兩邊臉頰的蘋果肌粉粉的充滿了膠原蛋白,看起來很是可人。
馬尾辮拖著身邊的白衣女子,指著更遠處銀杏樹的金黃樹冠,歡快道:“沫沫,快看,銀杏樹。”
叫沫沫的白衣女子含笑微微點頭,“嗯,看到了,我們過去看看。”
最後面的胖子還是一臉悻悻,慢慢悠悠,眼看著自己表妹拖著那個沫沫已經飛快穿進竹林,沿著竹林的小道,兩個倩影轉眼就消失無影。
雲沫和藍可兒很快就穿過竹林。
眼前就豁然開朗,老屋,銀杏樹,石凳,遠處連綿巍峨的山巒,就全都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