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這幾天以來,蒙雲琢磨的都是如何快速出招,甚至佩戴方式都考慮進去了,橫向傾斜別在後腰帶上,這種佩劍方式絕對醜到爆,不過卻也有它的優勢。
古代人都是懸掛於腰間或者背劍,這兩種方法其實都不實用。
前者純粹是為了彰顯氣度,不僅拔劍速度慢,而且影響肢體動作。
至於背劍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不影響肢體動作,壞處也顯而易見,拔劍動作幅度大,抬手等於告訴敵人,我特麼要砍你!
橫向傾斜別在後腰就不同了,既不會影響肢體動作,又不會動作太明顯。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世界上他並沒有敵人,談不上先發制人的問題,正手拔劍是防禦姿勢,換句話說,就是招架來自敵人的劈砍。
其次反手拔劍才是進攻威脅,這就是他決定別劍至身後腰間的理由,主防禦,次進攻。
至於招式秘籍,也就是套路,蒙雲幾乎想都沒想過,也沒有什麼招式給他學習。
理由很簡單,這是個巫師與法術的世界,主流就是靈氣與法術的修行。
就算有人像他這樣,無法調動靈氣施展法術,又發明出高超的劍法招式,幾乎可以預見的是,這種劍法招式也不會得到流傳。
不過退一步說,就算流傳出來了,三天之內,他也不可能學得會,時間太緊迫了。
冷武器與熱武器的區別在於,熱武器解放了人的作戰環境,減小了近身搏鬥所帶來的風險,給了人充分的空間去擴充套件戰術,以求精確而有效地消滅敵人。
但熟練使用熱武器的人,將他突然打回去使用冷武器,要求他短暫時間內成為劍術高手,這幾乎是不現實的。
三天的時間,蒙雲就研究了幾個簡單的招式,他更多時間專注地是,熟練並快速地將體內靈氣與劍身貫通,以求最短時間內,將劍刃威力發揮到最大。
上路的食物也沒啥可準備的,上次打死的黑熊還沒吃完,還是那句話,不好吃也得吃,不吃就得餓死。
幸運的是,天氣比較冷,熊肉還沒開始腐壞,烤乾之後可以存放不少時間。
這次練氣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身體素質,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得到了強化,不過還有個好處就是,讓他不再畏懼嚴寒。
唯一的不足就是,修為進步的很緩慢,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並不能算是巫師,自然也就不能用巫師的標準衡量他。
蒙雲判斷修為進境程度,主要看的是身體吸收靈氣的情況,換句話說,除了首次練氣帶來巨大進步之外,再也沒有取得那麼大的突破了。
瀑布谷下游的林子,就是他修行的地方,這已經是第三天了。
汐方在此期間還曾離開過,這事他倒是並不知曉,這兩天除了晚上吃飯睡覺,他就沒回去過洞穴。
清晨氣溫明顯又下降了,這幾天溫度下降的特別快,如果不是仗著靈氣護體,他現在應該已經不敢出門了。
白天消耗的靈氣,第二天就能自動恢復過來,若是不睡覺打坐練氣,則恢復的更快,最多也就半刻鐘功夫,這就是經脈全通的好處,聚氣速度遠超其他人。
不過這也是有代價的,他無法直接調御外界靈氣,這些靈氣好像不認識他,壓根兒就不怎麼鳥他。
這幾天以來,他始終有個問題沒想通,有什麼方法能讓靈氣,破開劍身的桎梏,從而化成劍氣。
如果能發出劍氣的話,還用得著什麼法術呀,神擋殺神佛擋**,豈不是很簡單粗暴?
這個問題搞得他昨晚覺都沒睡好,無論如何,要不嘗試下的話,就太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