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854年3月簽署的《扶桑米國和親約定》,箱館被定為避難港和補給港,幕府隨後將此地劃為了直轄的御領。
按照直秀的記憶,1855年幕府又將蝦夷地的大部分領地收回。
原領主松前家獲得的豐厚的補償——共計三萬石的新領地和每年一萬八千枚天保小判金的手當金,新領地在陸奧國樑川和出羽國東根,而且松前家原來的大本營福山城和松前町也獲得了保全。
松前家吃不吃虧直秀不知道,反正人家是個坐地收錢的買賣,虧也虧不到哪裡去,可真遇到這種事,白主是虧大了,可能會徹底喪失向南發展的戰略空間。
於是,在西洋歷3月中旬,“白主奉行並”江川英敏跑去江戶活動,希望能騰挪出一些空間。
今年是個暖冬,往年此時白主的港口還在冰封,但今年提前半個月就解凍了,於是直秀跟英敏開起了玩笑:
“好兆頭啊,祝英敏兄旗開得勝、舟到功成!”
“哪有鑄鐘現打銅的!這事應該早點佈局啊。”
英敏氣的直咧嘴,他可不領這個情,“朝中有人好做官”,可白主現在在江戶可沒了靠山,那不就是不好做官了嘛。
去年小慄忠順跑到長崎做奉行,自己的老爹也辭去勘定吟味役去了伊豆下田港,因此對這次出使的結果英敏十分不看好。
他一邊心裡盼望著直秀的推測不準,一邊帶著年貢四千張毛皮、三千兩黃金和大批特產踏上了旅程。
為了躲避流冰,船隻從西面繞到松前町,再由東海路南下,等英敏到了江戶已經是和歷三月初了。
怕啥來啥,英敏剛到家就收到訊息,“和歷二月幕府將乙部村以北、木古內村以東的蝦夷地以及渡島半島南西部的土地劃為御領,這些地方通通都歸箱館奉行管理。”
於是他稍事休息,就開始了活動——蝦夷地那麼大,別把箱館奉行累壞了,白主可以分擔一二麼。
理論上,木已成舟,其實英敏這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
但天無絕人之路,居然真讓他找到了機會:
這個口子是新任箱館奉行自己開啟的。
原本的箱館奉行是竹內保德,可這位老哥很倒黴,在去北地的船上就上吐下瀉被折騰的不清,好不容易在白主被醫好了,可到了箱館之後又水土不服,所以趁著去年底回江戶彙報的機會,竹內說啥也不幹了。
他不想幹可有的人還眼紅呢!
之前爭奪箱館奉行位置失敗的御目付堀利熙,親自上門拜訪竹內保德,兩個人也不知道私下裡談了啥,反正竹內以“身體不適”為由向幕府推薦堀利熙接任箱館奉行。
以前就是他倆爭,現在竹內撂挑子了,御目付堀利熙就變得眾望所歸,於是他終於心願得償,被任命為新的箱館奉行,只是因為他在江戶籌集各種物資和人力,所以還沒有從江戶赴任。
江川英敏私下裡拜訪了堀利熙,然後苦苦懇求,堀利熙倒是挺好說話的,表示“箱館和白主同氣連枝、存齒相依,一切都好商量”。
不過他口氣雖大,但在實際上卻只同意將宗谷一地劃給白主管理。
蚊子小也是肉啊,英敏千恩萬謝,之
後他繼續活動——箱館奉行堀利熙是同意了,但這只是建立了默契,難道還真讓堀利熙自己上書,“我管不過來了,宗谷劃給白主吧”,這自己主動切削自己的權利,傻子都不會幹啊。
英敏此行可以說是福星高照,這回是小慄忠順的父親忠高出手相助。
原來遠國奉行忠高因為身體不適,今年提前返回江戶述職加看病,英敏隨後的行動受到了忠高的大力支援。
忠高是個千山千水的老官僚,朋友多門路極廣,在他的操作下,白主終於拿到了宗谷的管轄權,在蝦夷地的北端牢牢地打下了一顆釘子。
其實這件事情也合情合理。
據幕府以前的估算,全開發出來有兩百萬石之多——這個是著名的大奸臣田沼意次(1719年1788年)估算的。
就算這個不準,但這次將蝦夷地劃歸御領,補償給松前家的折算起來也不少啊,三萬石領地和每年一萬八千金,加起來也是將近五萬石了。
都是遠國奉行,箱館有五萬石,白主名義上只有“五千石的石高”規格,這兩地又挨在一起,這差的太遠白主能沒意見麼。
所以江川英敏上書要求將宗谷劃給白主,“給白主提供一個冬天不怎麼冰封的港口”,聽起來就可憐巴巴的,加上箱館奉行又私下表示對此沒意見,老中們就順水推舟,“準了!”
因為直秀和英敏的胃口也不大,他倆知道蝦夷地輪不到白主伸手,所以定的目標就是“拿到宗谷,可以箱館和白主自由通商”,所以這宗谷到手目標就算完成了一半。
至於“箱館和白主自由通商”,這個是“縣官不如現管”,只要箱館奉行同意一切都好說。對此,之前堀利熙倒是贊成來的,但說不如做,要真等堀利熙到了箱館才知道真假,現在口頭協議算不得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