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馴遲疑了一下說道:“我不過是廣東巡案,子理兄還是先勸服白知府吧。”
譚綸知道有戲,他對潘季馴說道:“既然如此,那若是白知府也同意反正,廣府十五縣能夠盡數入大都督之手嗎?”
潘季馴愣了一下說道:“只要廣州城下,其餘諸縣我可以協助勸服之。”
譚綸立刻說道:“那我這就去動身,勸服白知府反正!”
這一次譚綸自然不是孤身一人來的。
十天前。
——
譚綸從福州南下之後,立刻乘船去了剛剛被新軍攻克的潮州城。
譚綸見到了帶領第三旅修整的俞諮皋,戚家軍也算是譚綸的老部下了。
當年他和戚繼光調入福建,戚家軍的骨幹都是他一手招募訓練的。
俞諮皋對譚綸也非常的尊敬,不過譚綸也不是來和他敘舊的。
譚綸上來就問俞諮皋道:“如今潮州府能帶多少兵上船南下?”
俞諮皋老老實實的說道:“戚家軍本部五千人,在平定飛龍軍時候吸收收編了兩千人。”
“攻佔潮州府雖然損失不大,但是彈藥裝備都需要補給,還能出戰的最多兩千人。”
譚綸展開廣州府的地圖說道:“兩千人夠了!”
他又問道:“你的炮艦能夠駛入珠江口嗎?”
俞諮皋說道:“這個倒是可以,廣東海道衙門去年就已經向朝廷上書暫開海禁,現在已經有很多商船可以駛入珠江口,在廣州城邊上交易了。”
“我們可以偽裝成潮州府的商船駛入珠江口,不過大船開不進去,小船的火力轟不開廣州城牆。”
譚綸說道:“這就夠了,只需要在城外開炮製造混亂就行,控制廣州城自然還是要靠陸軍。”
“你且點兩千人,隨我一起去廣州!”
“譚公,我也隨您一起去吧。”
譚綸看向俞諮皋說道:“那等我入廣州城後,你就帶兵在船上等我訊號。”
——
回到廣州城內,譚綸偽裝成商人,帶了二十多名精銳潛入廣州城。
見過潘季馴之後,接下來就是白知府了。
勸說白知府投降的難度可要比潘季馴低多了。
自從來了廣州之後,白知府大刀闊斧的清掃吏治,確實做出了一番成果。
除此之外,白知府還整頓海防,積極剿倭。
白知府甚至將家資都捐出來,僱傭了葡萄牙人打敗了圍困廣州城的倭寇,
這樣的功績,白知府因為朝中無人,在知府任上一座三年都沒有升遷。
因為蘇澤造反,白知府立刻就被言官彈劾,軟禁在府中,如今廣州府的事務都被同知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