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地區有上百萬的人口,這裡是元明三百年的政治中心,如果因為戰爭被毀滅了,那是整個中原的損失。
而且南京雖然好,但是在蘇澤看來,京師依然是最佳的首都地區。
從元代開始,後面幾乎所有能夠大一統的政權,都選擇了京師作為政治中心,這並不是偶然的。
京師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就在於這個文明有著大一統的傳統。
可是實際上這個大一統的鑄造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中華文明也是古典帝國中唯一一個跨越了多種氣候帶,建立長期穩定帝國的國家。
中國的北方是寒帶,自古以來幽州就經常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遊離於中原之外。
這一點從戰國時期的燕國就開始了,三國時期公孫家割據遼東,唐代的渤海國,其實北方一直都是一個有獨立條件的地理單元。
與之同理的還有塞外草原,華北稀樹草原,南方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這些完全不同的地理和氣候單元,能夠完成大一統,本身就是一個文明的奇蹟。
所以在中華文明這片土地上,證券中心的位置非常重要,因為這必須是第一個可以統御各個地理行政區域,能夠及時溝通並且處理各地邊疆問題的政治中心。
這個政治中心必須距離各個地理中心區域都很近,這樣才能保證行政效率。
這個政治中心還必須要方便向各個地理中心派兵,能夠鎮壓這些地方的叛亂勢力。
在整個中原,這樣的政治中心就目前就是京師了。
京師距離東北地區、塞外草原、關隴地區、華北地區都很近,也能夠方便的影響西域和高原。
透過天津的海運和京杭大運河,又能夠控制江南和長江流域,也能夠將行政命令傳達到南方的沿海地區。
唯一的缺憾就是距離西南地區比較遠,所以到了近代更快速的交通工具發明以來,西南地區一直都遊離於統治的中心。
所以京師就是目前最好的行政中心,這座城市也擁有成為行政中心的配套設施和人口基礎。
必須要平穩的拿下京師,才能算是完美的結束這一次的戰爭。
蘇澤和整個大都督府的參謀處都開始運轉起來,尋求迅速完成大一統的最優解。
和大都督府的謹慎相比,如今整個東南都瀰漫著即將完成一統的積極情緒。
戰爭即將要結束,和平的曙光已經出現,報紙上刊登的某地地區投降的訊息,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引起東南百姓的歡呼了,因為這樣的報道實在是太多了!
從漢中到蜀中,到雲貴再到河南和陝西,在普通百姓眼中,大概就是王師所到之地紛紛傳檄而定,負隅頑抗的明軍將領紛紛倒臺,眼看著天下就要重歸一統了。
對於南京城的百姓來說,與其關心那些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的城市歸屬,報紙上崇明島劇院新排演的戲劇,南京城內最新的商品,反倒是距離普通人更近的訊息。
就這樣,肅王帶領蘭州歸順的訊息,掩藏在諸多的新聞中,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波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