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訊息傳到了陝西之後,郭樸自然是暴跳如雷。
自從丟失漢中之後,陳以勤和郭樸的關係也惡化。
後來東南新軍入蜀的時候,陳以勤也和江東臣一起彈劾郭樸,說他坐視東南賊坐大。
郭樸也在這個時候和陳以勤結下了仇怨。
本來郭樸是很樂於見到李成樑上臺的,因為李成梁和陳以勤矛盾不斷,差不多是生死之仇了。
可沒想到,李成樑上來之後,卻沒有收拾老對頭陳以勤,還和陳以勤一起聯手對付自己。
欺人太甚!
京師發出詔令,要求郭樸前往京師接受質詢,郭樸自然不肯。
河南總督陳以勤發出通告,如果郭樸再不進京,那就是叛亂行為,那河南的軍隊就要入陝平叛了。
郭樸也連忙調集軍隊,他同樣通告全國,表示自己願意接受調查,但是要求京師派人來陝西調查。
這邊郭樸和陳以勤的衝突愈發的激烈。
挑起爭端的李成梁,卻突然撒手不管了。
就在這個時候,李成梁下令,以在朝鮮作戰不力的名義,罷免了主帥李洵的職位,要求在遼東的李如松兼任李洵的職位,並且帶兵進入朝鮮。
這道命令一下,更是全國震驚。
這時候大家才發現,李成梁這個粗鄙武人,權術竟然玩的這麼溜?
如今大明的地方實力派當中,還剩餘這麼幾支。
陝西的郭樸,河南的陳以勤,九邊和山西則以李洵為首,剩下的就是掌控山東和遼東的李氏父子了。
至於雲貴的沐家,如今整個雲貴和明廷的聯絡都被東南切斷了,雲貴已經是飛地了,對於明廷大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說白了,如今的地方實力派就是這麼四股力量,李成梁挑起了陳以勤和郭樸的對立,自己則拉著兒子去接收李洵手裡的九邊新軍,這算盤可以說是非常的精妙了。
可偏偏郭樸和陳以勤的關係勢如水火,本身就已經非常激烈了,有了李成梁在其中挑事,自然很容易就起了衝突。
陳以勤到了這時候也不可能退縮了,他的軍隊已經在潼關前集結,如今手下已經是蓄勢待發,就要入關中去抓捕郭樸問罪了。
而郭樸的軍隊則在潼關駐守,雙方已經是劍拔弩張,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狀態。
九邊這邊,對於李氏父子的夾擊,則表現出毫無抵抗之力。
李洵在朝鮮是毫無寸近,如今平壤都快要丟了。
李洵的表現確實拉胯,而且九邊新軍本來就是新軍化最晚的軍隊,戰鬥力也是墊底的。
九邊雖然靠著草原貿易繁榮,但是因為人口不多,所以軍隊的數量和工坊的數量一直不多,所以是最弱的一個環節。
李成梁的計策可以說是相當的毒辣。
次月,也就是十一月的時候,朝鮮國主跨過鴨江,來到京師向大將軍李成梁哭訴,說援助朝鮮的九邊新軍統帥李洵在朝鮮養寇自重,不僅僅貪汙腐敗,挪用大明朝廷援助的物資,還在朝鮮行為僭越,使用他國主的儀仗。
這件事迅速成為了導火索,李成梁立刻出兵山西,控制九邊,發詔書前往朝鮮,要求李洵帶兵返回京師問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