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廷文官的錯愕中,他們徹底恐懼了。
就是發動大禮議,清洗過朝堂的嘉靖皇帝,對待言官的辦法也是繞過正常的體系,使用錦衣衛廷仗來懲罰言官。
直接處死言官的次數,整個大明朝都屈指可數。
在大明的政治慣例中,言官享有近乎是超然的地位,甚至是某種免死金牌一樣的待遇。
但是今天李成梁使用血淋淋的屍體告訴所有人,文官政治時代已經徹底落幕了。
停留在過去思維的人,必然會被歷史埋葬。
聽說七名言官被槍決的訊息,那些曾經彈劾過李春芳的言官們都嚇尿了。
九成的人直接上了辭表,“自願”的辭去自己的官職。
剩餘一成的人願意轉入軍中,擔任李成梁的行軍參贊。
李成梁直接照單全收,收下了他們的辭表。
對於那些願意加入軍中的,李成梁卻沒有照單全收,而是將他們送入軍營,說是要透過基礎士兵的考核,才能給大將軍做事。
這些文官們哪裡受過這種苦頭,很多人連第一天的操練都沒撐下來,到了晚上的時候,山蒿先拿著紙筆,讓那些願意辭官的人寫下辭表,有幾個連胳膊都抬不起來的人,山蒿先直接給他們代筆,然後按上他們的手印。
就這樣,又有七成的人被淘汰,最後留任的言官只剩下十幾人。
李成梁第二個動作,就是將國子監改成了京師陸軍學堂,監生的待遇和言官一樣,要留下來從軍必須要透過軍訓,就這樣,大量監生被趕出了京師。
第三個動作,則是山蒿先直接衝進了京師各大報紙的編輯部,然後接管了所有的報社。
所有的印刷機都被搬走,由原來的《山東新報》和所有的報社合併成《明報》,各省的地方報紙全部取締。
等處置掉了三個讓李春芳下臺的罪魁禍首之後,李成梁又開始改組明廷。
六部之中,兵部和工部合併,組成軍機部,由李成梁親自擔任尚書,這個部門負責軍事訓練和裝備的生產,掌管明廷控制的軍事作坊。
吏部、戶部不變,禮部則和刑部合併,組成法部,專門負責司法事務。
明廷大量的官員被裁撤,軍機部的職權則大大的加強。
軍官晉升,軍事訓練,後勤補給,軍隊調動,全部都被抓在這個部手裡,而整個明廷則被改造成一個戰爭部門。
蘇澤看到了李成梁的舉措,頗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所有文官改革失敗之後,激進的軍政府果然出現了。
不過一個軍事強人的出現,卻不代表明廷就能團結起來。
李成梁只是壓下了明廷內部的矛盾,搶奪了原本屬於文官的利益給軍方,獲得了支援罷了。
蘇澤輕敲指節,不能讓李成梁這麼舒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