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曾經問過你,若是你家信長公和大都督的路不一樣,伱要如何自處?”
木下藤吉郎堅定的說道:“信長公不是普通人,這些年我託人給信長公帶回了大都督的著作,前段日子透過釜山的商船我聯絡上了信長公,信長公對大都督的思想大為敬佩!”
“信長公在倭國也發明了三段擊,和大都督的火槍輪射有異曲同工的妙處,聽說我在東南學習的火器用法之後,信長公也大為讚賞,認為戰爭的未來在於火器的使用。”
“我要回去輔佐信長公,實現倭國的統一,只有一個統一的倭國,才能在亞洲的新體系佔據更好的位置。”
聽到這裡,李舜臣也無法再挽留木下藤吉郎了。
李舜臣說道:“你在釜山組建的倭人戰團我都給你,你帶回倭國吧。”
“多謝!”
“另外這一批援助朝鮮的火槍,你也帶一批迴去吧,應該可以組建一支火槍連隊了吧。”
“多謝李兄!”
李舜臣接著說道:“有了木下你的幫助,你那位信長公一定能完成統一倭國的夢想。但是,他如果不能認清當今的局勢的話?”
木下藤吉郎立刻說道:“這一點李兄請放心,我一定會勸說信長公去東南看一看,明白倭國日後在亞洲的位置。”
從最近南洋的事情,可以看出東南對於領土的態度。
安南地區是中華古代的控制地區,所以收復安南不僅僅是戰略需要,也是自古以來的地區。
安南地區的風俗本來就和中原差距不大,近百年也都在使用漢文。
相比之下,比安南更南方的占城,沈一貫出使後和占城國主簽訂了協議。
占城向東南朝貢,租借峴港給東南的軍艦停靠,東南並不準備吞併占城。
對於南洋的其他地區也是如此,大都督蘇澤多次表示,東南對於南洋大部分的土地沒有需求,目前也沒有殖拓南洋的打算。
這也同樣適用於朝鮮。
雖然東南內部有很大的吞併朝鮮的呼聲,但是蘇澤還是力排眾議,成立東海貿易公司,以商業行動來支援朝鮮的戰局,就說明蘇澤並沒有出兵佔領朝鮮的意思。
而且大都督府已經發出軍令,宣佈李舜臣從東南軍隊序列中退伍,他現在的身份是朝鮮進步黨的領袖,而不是東南的將領。
所以東南對於倭國的態度應該也和朝鮮一樣,倭國和朝鮮日後也許會和琉球一樣內附,但是目前來說東南沒有佔領他們領土的打算。
那現在的問題是,日後要如何處理和東南的關係。
李舜臣為此也很頭疼。
作為一個小國,朝鮮並沒有太多能拿得出手的產業,自然資源也不豐富,李舜臣對於如何發展朝鮮依然沒有任何頭緒。
如果朝鮮無法在亞洲發展中得到好處,好一點的結果就是和琉球一樣,主動併入東南獲得紅利,依靠成為東南的一部分得到支援。
壞的結果就是李舜臣再次被張舜臣,宋舜臣趕下臺,一直到選擇出一個能給朝鮮帶來未來的領導者。
說到這裡,李舜臣有點羨慕倭國了。
倭國的白銀很豐富,光是這一點就能保證倭國在整個亞洲體系中的地位了,更不要說倭國的人口還要超過朝鮮。
人口就是市場,一個龐大的市場就是發展潛力,即使承接一些輕工業專案都能騰飛。
不過此時的木下藤吉郎,還沒有能夠想到李舜臣煩惱的事情,他興奮的從釜山出發,乘船返回倭國。
自從和織田信長重新取得聯絡之後,木下藤吉郎就歸心似箭。
他從織田信長的信中得知,自己的妻子在自己失去聯絡後並沒有改嫁,依然在家中等待他。
他也知道織田信長已經從一個普通地方大名,成為攪動這個倭國風雲的強勢大名,如今整個倭國正在逐漸聯合起來,試圖圍剿織田信長這個想要成為新任幕府將軍的野心家。
木下藤吉郎更加確定,織田公需要自己,他要帶回先進的軍事技術,輔佐織田公實現天下布武的夢想!
而木下藤吉郎也有緊迫感,朝鮮快要打完了,安南的戰事也要結束了,南洋已經歸附,等到倭國統一再臣服東南,那就連湯都分不到了。
必須要儘快輔佐織田公統一倭國,然後立刻去南京朝貢大都督!只有這樣,倭國才能在亞洲的新秩序中獲得自己的位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