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二公子之所以沒有認購股票,那自然是賺錢賺怕了。
他鐵路公債買的最多,現在鐵路公債成了香餑餑,不少人都出錢向他收購鐵路公債。
這公債捏在手裡,每半年都在咔咔的分紅。
於宗遠只能將這些公債,按照政權中心的市場價格賣出去。
而現在三年前鐵路公債的年收益是3%,三年的收益就是本金的9%。
火爆的公債市場,讓公債直接轉讓的價格就是原價的1.04倍。
也就是說,於宗遠只不過持有了這些公債不到半年的時間,一下子就賺了購買總額4%的利潤。
別看只是4%了,於宗遠付出的不過是一些資金,而這利潤在他龐大的認購總數下,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總而言之,於二公子又賺錢了,而且是毫無風險的大賺特賺。
拿到這筆利潤的時候,於二公子都麻了,他現在也沒明白,這公債怎麼就這麼賺錢!
而於二公子當年購買鐵路公債的舉動,也被各種小報稱頌,甚至有人喊他“投資之王”。
這下了於宗遠更怕了,大都督蘇澤也沒有稱王,自己就被叫做“投資之王”不是死定了?他連忙讓報社撤稿,可是“投資之王”的名聲已經傳開了。
於宗遠捏著鼻子吃下利潤,所以這一次龐新躍找到他認購股票,他是打死也不出錢了!
而松江府徐家不認購的理由也是很簡單。
徐琨請教了老爹徐階之後,對於東海貿易公司的性質已經摸清楚了。
東海貿易公司,名為一家貿易公司,實際上就是東南殖拓朝鮮的軍隊。
知道了這家公司的性質,一直在努力遠離政治的徐家,自然不敢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了。
徐琨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也對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
自家是前朝閣老的子孫,能夠不被東南官府清算已經是萬幸了,如果還要介入對外殖拓這種高度政治性的事件,那就是真的找死了。
於家和徐家沒有認購東海貿易公司的股票,但是股票價格依然一路狂飆,這一切都讓龐新躍憂心忡忡。
東南這邊在進一步消化已經吞下的土地,同時開展安南和朝鮮兩條戰線的推進。
京師,六月二十日。
這些日子京師的天氣越發熱了,祥子也買了一頂草編的帽子,可即使這樣大中午的時候也要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一陣子,有好幾個同行都因為貪圖中午的生意,被熱得暈倒在了地上。
他們沒錢去醫館看病,只能硬撐著,甚至有人因此送了性命。
祥子只能儘量早點出車,晚上天黑再拉一陣子,中午他就會來到這個茶歇的攤子,弄一碗濃茶喝著避暑。
這段時間京師的氛圍更緊張了。
中書丞相張居正已經下達了政令,抽調九邊的軍隊前往朝鮮,協助朝鮮國主“平叛”。
這樣一次軍事調動,可不是簡單的一道命令。
整個北方的兵站和後勤系統都要動起來,朝廷又是海量的銀子花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