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工們取得了勝利,他們一邊歡呼,一邊圍繞在顏鈞身邊。
“先生!我們願意結為鄉約,想要請先生擔任我們的約長!”
顏鈞看了看這些辛苦的漢子,最後還是點頭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做你們這個約長。”
眾人紛紛歡呼起來。
但是顏鈞最為和官府有過多次鬥爭經驗的人,他立刻說道:
“漕運衙門不會善罷甘休的。”
眾人看向顏鈞。
顏鈞開始說道:
“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罷市要向城內百姓說明理由,取得百姓的支援,要不然就會被官府說成是聚眾叛亂。”
“工有工德,賣力氣養家餬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不是不願意給朝廷拉縴,而是反對這種強徵,所以要把輿論造出去!”
“先生高見啊!”
顏鈞很快點了幾個粗識字的鹽丁又說道:
“不僅僅是要宣傳,我們也需要口號。”
“口號?”
顏鈞點頭說道:“有了口號,我們的意見就能很好的傳播,也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鹽丁的要求。”
“我看就用‘上工吃糧,天經地義’這個口號。”
鹽工們聽著這個朗朗上口的口號,紛紛舉起拳頭表示贊同。
顏鈞繼續說道:“官府恐怕不會善罷甘休,我看不如將家人接過來,佔了鹽場碼頭,一定要等到官府滿足大家的要求這才散去。”
眾鹽工更是紛紛贊同,他們連夜將家人接到鹽場碼頭,又強行驅趕了碼頭上的官兵,打出口號開始罷市抗議。
鹽城漕運衙門本來是不以為然的,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些鹽工抗議的決心非常大,而且他們罷市嚴重影響了鹽城的漕運。
上上下下的壓力都聚集到了漕運衙門這邊,就連鹽城府縣衙門的官員也看不慣漕運衙門的做法。
鹽工這次的罷市並不是作亂,府縣官員自然也樂的袖手旁觀,這還是不是你們漕運衙門逼迫太甚的結果。
而且鹽工的訴求也簡單,就是要求先發錢再去拉縴,平日裡鹽城府縣官員早就看肥得流油的漕運衙門不爽了。
鹽工抗議了五天,漕運衙門最後只能屈服,支付了拉縴費用之後,鹽工們這才停止罷市。
顏鈞看到了這一次聚眾抗議的成果之後若有所思,他悄然的離開了鹽城,原來所謂的眾道德還有這樣的用法。
殘餘的倭寇、作亂的官軍、匪盜,再加上各地團練和罷市的百姓,整個江北亂成一鍋粥。
蘇澤跟隨方望海坐上馬車,踏上了返回福建的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