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的禮房吏員開啟府衙大門,大聲喊著:“一個一個進!先南平縣的來!”
延平府下各縣的讀書人站在一起,蘇澤等一批南平縣的讀書人先進府衙登記。
和縣試的登記工作差不多,同樣在考用簿上登記上姓名籍貫家庭資訊。
禮房的吏員認識蘇澤,笑著說道:“蘇案首,這是您的號牌。”
蘇澤接過一看,甲一。
吏員在蘇澤的考用簿上寫上了一個皿字說道:“各縣案首都在甲字號考棚,蘇案首放心,甲字號考棚是最好的。”
原來如此,怪不得之前說案首一般府試都能取中,原來,各縣案首都是集中在一起考試和閱卷的,考卷上也做了記號,防止他們被黜落。
甲字號考棚在距離主考官最近的地方,也是考場巡查最嚴格的地方。
主考官也會看甲字號考生答題,這也是為了防止縣裡的案首是作弊考出來的,府試的主考官要親自監考。
蘇澤接過號牌,向吏員表示了感謝,出門遇到了兵房當差的林顯揚。
“阿澤兄弟,知道你今天來登記,已經登記完畢了?”
蘇澤點點頭,林顯揚高興的說道:“我們長寧衛終於要出秀才了!”
上次蘇澤高中案首的訊息傳回長寧衛,家老阿公就在衛所裡擺了酒宴,讓長寧衛年輕一輩好生羨慕。
即使是長寧衛這樣的衛所,對於讀書考功名都有強烈的執念,考公熱潮到現代社會依然不停歇,足以可見這種思想的根深蒂固。
蘇澤也意識到,即使在倭亂這麼嚴重的時候,福建人依然想著科舉,上升途徑確實是最牽動知識階級的事情。
若是日後造反,想要團結這些知識階層,也必須要給他們一條路才行。
接下來幾天,蘇澤繼續讀書,摹寫以前的科舉文章。
三月十日,
蘇澤信心滿滿的走入了府試考場。
府試的考試內容和縣試一致,也是考三場,每場考試之間相隔兩天。
主考官是延平府的方知府,同考官是延平府的李通判,監考官則是府學的訓導。
負責閱卷的是方知府的幕僚和各縣學的學正,海瑞依然以避嫌為由沒有參加閱卷。
府試前海瑞又給蘇澤和陳朝源開了小課,蘇澤終於在府試開始前將科舉技能刷到了Lv7級。
Lv7級的科舉技能升級後,蘇澤對於四書五經的掌握更加融會貫通。
提著考籃,搜檢完成之後,蘇澤坐到了自己的考棚中。
第二次考試,蘇澤也是輕車熟路,給考棚糊上油紙之後,就坐在考棚中閉目養神。
在考院的大殿中,方知府帶領眾考官祭拜了至聖先師,接著又要祭拜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負責文運的神仙,文昌星,職在司命、司祿,也就是考試之神。
作為延平府知府,方知府所求的不過是考場平安,這次府試不要鬧出什麼事端來就行了。
祭拜完成之後,方知府帶領眾人來到考棚,鎖上了考院大門之後,禮房的吏員開始舉著牌子,開始發放四書義的題目。
蘇澤看著牌子,“女與回也孰愈”。
這個題目簡單,看來方知府出題不像是白知縣,這是一道四書中的原文,屬於四平八穩的考題。
這是《論語。公冶長》中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