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源知道蘇澤很有主見,於是說道:“其實去年建陽遭過災,城外還有不少逃難的災民,下午我陪你去城外牙市看看,挑一個會印書的匠人買下就是了。”
蘇澤好奇的問道:“城外還有牙市?”
陳朝源點頭說道:“當然有,不過只有些粗使的丫鬟和男奴,好點的根本不會在牙市上賣。”
人牙子,唐宋時期專門販賣奴僕的人販子,在唐宋販賣奴僕的地方就叫做牙市。
奴隸貿易到了元代更是興盛,蒙古人什麼人都販賣,據說在當時的大都城外,有一個上萬人的奴隸交易市場,市場上連黑人奴隸都能買到。
大明朝建立之初,就嚴格禁止奴隸貿易,禁止除皇室之外的任何人蓄奴。
在國初的時候,這條命令還是得到了一定執行的,但是到了當今,已經發展出了一系列的辦法,繞過這條禁令。
江南一些豪紳地主,家中蓄養奴僕多達千人。
陳朝源又說道:“這些都是有戶籍的流民,我回家取一份紅契,到時候蘇兄簽了契約遞交到衙門就行了。”
蘇澤這才想起來陳朝源還是兼職訟師,果然有他幫忙就好辦事,蘇澤連忙向陳朝源道謝。
紅契,就是官府加蓋了印的統一格式的契約,這就等於是有了官府公證的契約,在打官司的時候這份契約就有法律效應。
民間自行簽訂的契約叫做白契,若是白契打起官司來,就要扯皮一番,比不上紅契有公信力。
像是買賣奴僕、買賣田產這種,大明朝已經有加蓋了官印的紅契,也就是固定格式的契約了,這也說明明初廢止奴隸交易的條款其實早已名存實亡。
陳朝源又問道:“蘇兄是要長租還是入籍?”
蘇澤問道:“長租如何?入籍又如何?”
陳朝源解釋道:“長租就是十年二十年的長租約,一口氣出銀錢買斷,好處是不用入籍,奴僕的丁役賦稅還是他自行承擔,壞處是長租後對方可以不再續約。”
“入籍就是入你家的旁籍,好處是入籍之後戶籍皆在蘇兄手裡,再也不會有背主之心,但是壞處是他的口賦丁算都要落在蘇兄頭上,只有等到伱考上功名才能免役。”
陳朝源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入籍之後這個奴僕就算是蘇澤的養子,蘇澤就算是打傷了他也只能算是家族內部事務,等於對奴僕擁有了生殺予奪的權利。
蘇澤只能感慨大明朝的“法度森嚴”,最後還是決定先和陳朝源去城外的牙市看看。
等到了城外,蘇澤就見到了這個靠在城門邊上的牙市了。
髒亂差,如果不是陳朝源指路,蘇澤還以為這是個普通的貧民窟。
陳朝源和蘇澤都穿著儒衫,一個塗滿脂粉的中年婦人立刻衝上來,拉著陳朝源說道:
“兩位老爺,奴家這裡有上等的使喚丫頭,快來看看啊!”
陳朝源拉著蘇澤向前,躲過了這些上來攬客的人牙子,擠進了牙市後陳朝源才說道:
“這些人牙子的話一句別信,這裡能有什麼上好的使女,蘇澤當心身上的銀錢,這裡小賊多。”
帶著蘇澤,陳朝源來到了牙市的深處,找到了一個豁牙的糟老頭。
“潘牙子,可有會雕版的匠人賣?”
看到陳朝源,這個豁牙的老頭站起來,諂媚的說道:“原來是陳相公啊!有,當然有!您稍待片刻,小老兒這就去給您帶來!”
整個牙市中瀰漫著尿騷和各種臭味,陳朝源說道:“這牙市就這樣,不過聽說福州府的牙市比這裡乾淨多了,那裡還有‘喜娘子’賣呢。”
“什麼是喜娘子?”
陳朝源看了一眼蘇澤說道:“福州泉州這樣大城裡有的人家,以生女兒為喜,從小錦衣玉食的供應著,教授她們琴棋書畫,就是為了等到十二四歲的時候賣給大戶人家做妾。”
“還有這樣的?”
“能過上十幾年的好日子,就算是為奴為妾,也比這裡的人好多了,潘牙子帶人來了,蘇兄你自己挑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