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麵條味道不錯啊。”
秀才劉全一邊吃著鍋蓋面,一邊笑著說道。
能來這裡當舍區長的,大部分都是北方學子,比較喜歡吃麵食,因為南方的學子大多在國考都考的名列前茅,留在了京城。
“這面味道的確不錯。”
于謙也點了點頭。
眾人有一茬沒一茬的聊著,其實內心都比較著急,大家都想早點走馬上任開始幹正事。
“這樣等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國師大人說過時間就是金錢,不能幹等,我們也要開始做點事情了。”
一邊吃著,于謙一邊拍了拍桌子說道,“這樣,等下大家集合商量一下,留下幾人等待即可,其他人就在客棧等待,另外大家聚在一起,琢磨一下村企業的事情,如何?”
這個建議,大家都比較贊成。
隨後,回了縣衙門前,于謙就提出此事,大家都紛紛贊成。
于謙就安排,五十人進行了五組,半天為一輪。
只留下一組十人等待。
其餘人等各自回客棧,組成小組進行討論。
就如此。
于謙一幫人回了客棧。
在房間中,跟自己組的一組九人,展開討論。
“各位同僚,你說咱們成立舍區後,該在南京這邊做什麼村企業比較好啊?各抒己見。”
于謙開了個頭說道:“我覺得可以根據各自負責的村子人口數,而決定村企業的大小,量力而行。而且南北有差異,在北平有些創業專案,在南京不一定適合,也要根據情況調整。”
“我心中早就有想法了,我先說吧。”
劉全拍了拍胸脯,道:“昨天我在一家飯館就發現,這酒樓來往的客人,喜歡吃鴨子,特別是那鹽水鴨,我昨日吃了一盤,味道不錯。這江南水鄉,搞養殖應該不錯,我是打算帶領村民們搞養殖業,就養鴨子。這鴨子肉能賣給市集,供給酒樓,鴨蛋能製成鹹鴨蛋和皮蛋,鴨子的羽毛可以賣給北平的羽絨服廠,一身都是寶,定然致富。大規模飼養,能將鴨子的價格打下來。”
于謙點了點頭:“不錯不錯,養殖業是個好專案,配合北平的規模養殖方法和好的鴨種,帶村民過好日子沒問題。不過劉兄,養殖之前,記得去北平請個養鴨的熟手過來指點。”
劉全笑著拱手:“謝于謙兄提醒,我記住了。”
“哈哈,劉兄負責將鴨子的價格打下來,那我就負責將雞蛋和雞肉的價格打下來。”
另外一名秀才笑道:“我打算帶村民養雞,養雞不分南北,無論何地都有人吃雞,特別是雞蛋,那可是每日都要消耗的,產量上來,價格就下去了,讓南京城的百姓們天天都吃得起雞蛋。”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紛紛鼓掌贊成。
別說在古代了,在未來,批次養殖出現之前,雞蛋都不是個便宜貨,只有偶爾才能吃一吃的。
百姓家裡雞孵的蛋大多數都捨不得吃,而是拿去市集換錢。
一個秀才道:“我聽說我那個村的村民比較少,就五十來人,就不搞大規模的了。我打算搞大棚種植蘑菇,就是咱們上次在北平參觀的那個蘑菇作坊,一個棚能產四千棒的蘑菇,先帶著村民們脫貧,然後發展人口,讓大家有錢了,多娶媳婦,多生崽。”
此言一出,大家都是哈哈大笑。
沒啥問題,發展人口也是國師說過的話,算政績,有人才有一切嘛。
隨後,大家都熱烈的開展討論。
都是根據自己的管轄村人口作打算。
創業專案也是千奇百怪,但大體都是農業創業專案,也符合了朱元璋所言的農業為本。
除了養雞養鴨等常規專案之外,還有稻田養蝦、竹編工藝作坊、大棚種植經濟作物、種草莓、種茶樹、豆製品加工廠、辣椒加工、食用油、米酒、醃製產品等等。
大家也根本不擔心會虧本,因為國師說過,他會主動刺激經濟,放水進來,讓他們放心大膽的幹,到時候消費就會滾動起來,北平就是成功的案例。
“嗯不錯,這個可以.嗯.”
于謙將每一個人的想法都紀錄在紙上。
有人好奇問道:“于謙兄臺,你怎麼將大家的專案都寫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