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本是擔心將來女兒夫妻二人坐吃山空,因而想要安排差事立功,好安排爵位。
可若只是個庸才,難免被人詬病。
“我看李逍武藝天賦極高,不如就安排他到張玉的麾下去,讓其磨練一番,當個武官,建功立業,我好請旨父王賜下爵位。”
朱棣眯著眼睛琢磨著。
“不可!”
徐妙雲立馬否決,認真道:“王爺你每次戰必親躬,衝鋒在前,你知道我在家中有多麼擔心麼?決不能讓女兒受這樣的苦。”
“再說了,刀劍無眼,在戰場上萬一...我是說萬一有什麼損傷,女兒如何是好?”
“我老朱家就沒有孬種...”朱棣正欲要再說,卻被徐妙雲的眼神給懟回去了。
徐妙雲沒好氣道:“他姓李,李逍的李,不是李世民的李。”
“啊對...夫人說的及是。”
朱棣連忙改口:“此事不提,不提...那就推舉當個文官吧。”
說實話,朱棣心中有些可惜。
可惜了女婿那武藝的天賦了。
“只不過,當文官的話...難免被朝廷那幫人詬病,說我們在北平與當地官員交情過好,甚至安排女婿從官,言官會在朝上彈劾我。”
朱棣念念道。
徐妙雲黛眉微蹙道:“就不能當個布衣麼?”
朱棣搖頭:“只是布衣,我也不好讓父皇賜下爵位,我們能保他們一世安穩...”
在明朝,士農工商都不安穩,只有爵位才是鐵飯碗。
還能代代相傳的鐵飯碗。
自己的其他幾個女兒,嫁出去的都是將來有爵位的。
大女兒不能讓她受苦,
朱棣自然是想要給這個布衣女婿謀一個爵位。
但爵位不能平白無頭的賞賜下來。
就算父皇想賜下,也起碼要有些說辭。
徐妙雲道:“待成親後再說吧,不急這一時,總之讓女婿跟你去戰場打仗,我絕不同意。”
朱棣老實點頭。
“對了,王爺,你為何事發愁?”徐妙雲又問。
朱棣想了想,索性就說了:
“北平是邊疆重鎮,駐有十七衛兵馬戍邊,共計十萬將士,這其中消耗的糧草數額巨大。”
“每年的糧草供給,是東南之地運糧供養,加上我們北平糧草上交的糧食,勉強足夠。”
“可去年秋,北平多地欠收.....這軍糧就有了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