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證明?”
皓哥身旁的年輕女子追問道。
“這……”陸語衫面有難色反問道:“皓哥您說吧,讓我們怎麼證明?”
“嗯——”皓哥想了片刻,一抬手,旁邊小弟趕忙湊上前,二人低語幾番,只見後者與陸語衫三人道:“幾位大師,我們先付一半,三個月後再付剩餘的。”
“哪有這樣的?!”
聽得張帆要爆發,陸語衫趕忙搶上攔在了前面道:“皓哥,這行沒這規矩的。”
“而且……”
只聽瀟離補充道:“這魂兒走了,不出幾天又會有其他的進來。”
“你說什麼?!”
皓哥驚道:“什麼原因?”
“就因為你屋子裡有幾樣東西。”瀟離應道。
皓哥幾人看了看房間,哪裡看得出什麼?不禁問道:“哪些東西?”
“付了錢我就告訴你。”瀟離眨眨眼睛說道。
只聽皓哥喘了幾聲粗氣,想發作但真怕這年輕人所講是真的。最後深吸一口氣衝著旁邊使了個眼色,小弟欠身一點頭,不一會陸語衫手機收到了條簡訊,後者看過後笑道:“謝皓哥。”
瀟離緩緩走到幾樣物件前停下,輕道:“就是它們。”
“你說什麼?!”
在場之人不禁大驚,皓哥起身拜了幾拜說道:“你竟敢對神獸不敬!?”
只見瀟離正站在廳中那麒麟、獅子、貔貅三尊獸像面前,抬起手眼瞅著就要去捋捋獸頭,姿勢就如同在家逗弄寵物貓狗一般。皓哥哪裡能讓他觸碰了?一把搶了上去,只是瀟離就要觸及神獸的手在中途一落, “噠——噠——”的敲了兩下。
“就是它們。”
瀟離指尖正敲在神獸腳底的墊石之上。
皓哥幾人湊上前去,這神獸擺在三張長腳桌上,而桌與那獸腳間墊著一塊玉磚,那綠白相間的玉紋猶如水波一般延展開去,待到盡頭卻又成了散開的絲綢般的縹緲,磚的四周平整光滑,顯然有人工切割的痕跡。
“這玉磚板可是花大價錢買來的。”旁邊的小弟說道。
“玉石我雖不太懂,但看過典籍記載“紫禁城築基,上下一十四層,其一取仙山玉石,石紋如綢融水波,世間罕現”。如若猜得沒錯,就是此種玉石。”陸語衫摸著玉石的邊沿說道:“四五十年代時候故宮地基被掀過,現在只剩十三層,當時傳言有人挖出了玉,傳言真假就不清楚了。”
皓哥恍然大悟道:“所以那穿太監服的……?”
“對。”陸語衫應道:“就是這玉招來的。”
“這玉磚買了很多年了,前幾天為了這幾尊神獸才拿過來,怎麼偏偏到這裡之後才招惹上這些東西?”皓哥不解道。
“這個……”陸語衫面露難色道:“皓哥您還是不知道的好,聽我們的,只管把他從這裡移開就可以了。”
“好好……”皓哥趕忙應著,現下哪還敢看這幾個年輕人不起?
“還有這幾個擺件兒”。
瀟離點著三尊獸像鼻子說道:“那些個魂兒也不太喜歡他們。”
…………
中關村
古時稱作“中官兒”,這一帶曾是永定河故道,風水極佳。
要說中國宦官曆史源遠流長,一輩子在宮內深居簡出,受盡世間炎涼,雖說有做到高品階的太監,但畢竟是少數,待到年邁養老之時多半悲慘下場。可謂生時不體面,死亦無人問。
中國自古有“入土為安”的說法,眾太監一看沒人管,那就自己管自己。這個特殊群體便開始籌備起來,幾個大太監領頭,這期間就有清末有名的“李蓮英”,這一招呼下面小的們自然是一擁而上。
北京西北端一直是上風上水之地,圓明園和頤和園在此建造便可見一斑,眾太監便選了稍近一些的“中官兒”作為落腳之處。待得“退休”之時便在此“養老”,一來相互有個照應;二來為前人打掃墓碑;三來自己的墓地也選在這裡,前赴後繼,終是有個著落。
再待到建國做首都規劃之時這一帶被劃作科教區,高等學府、科研機構自是匯聚這裡不必多講,“中官兒”有太監寓意,如果再叫“中官兒”,按當時人們的理念顯然就不合適了,便有學者提議更名。
“中關村”便由此得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