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款是祖父的名字,陳敬堂。
平安勉強看得懂繁體字,看到“陳平瑞”三個字,小心臟“咯噔”一聲。
祖父的長孫不是自己嗎?《奸臣錄》中同樣出現過的陳平瑞又是誰?
他指著“瑞”字問陳琰:“這是什麼字?”
因為早教過平安認識自己的名字,陳琰並不驚訝他有此一問:“陳平瑞,是你從前的名字。”
平安心裡又是“咯噔“一聲,得虧這輩子有一顆健康的心臟,不然這兩下子就得背過氣去。
他半笑不笑的張著嘴:“爹爹一定是在說笑。”
陳琰抬起頭,一臉認真:“爹沒有說笑,你祖父給你改過名字。”
平安笑容盡失。
他不死心地問:“爹和娘哪一年成親?”
“興化四十三年。”
“平安是哪一年出生?”
“第二年,承啟元年。”
“不對。”平安指著請帖上:“四十四年”。
陳琰先是一愣,又解釋道:“先帝在位時曾因日食而換過年號,改四十四年為承啟元年,但民間仍有人習慣用興化紀年。”
比如經常忘事的陳老爺。
平安:……
還可以這樣玩嗎?
片刻,他丟下木匣,只拿著請帖跑了出去,一面之詞不足信,得去問當事人!
小廝阿祥抱著一摞書打簾子進來,險些被平安撞了個滿懷,看著他跑遠的背影,奇怪道:“安哥兒怎麼了?”
陳琰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你去看看,別讓他跑到街上去。”
……
平安沒有上街,他穿過二門來到祖父母居住的主院,陳老爺果然在天井裡,只戴網巾,用襻膊束起寬袖,正在修補一座戰國時代的鳳架鼓。
除了小平安,陳老爺是家裡最清閒的人了。
他天生性子軟,優柔寬忍缺少主見,兒子忙舉業,兒媳帶孩子,內宅繁雜、商鋪產業、節慶走禮、官員孝敬、祭祀祖先……裡裡外外,全在平安的祖母趙氏手裡掌著。
因此在小平安眼裡,祖父是個徹頭徹尾的鹹魚,如果一定要給他冠以一個身份,那應該是收藏家與美食鑑賞家。
古玩字畫,金石珠玉,文房四寶,舶來洋貨……什麼值錢就收藏什麼,不但會收藏,還精通無痕修復和維修,沒事就把自己鎖在他的小庫房裡,鑰匙也貼身帶著。
吃的方面自不必說,陳老爺是員外圈兒裡有名的饕客,祖母常說,就算給他一根蘿蔔都能吃出花來。
他是個老好人,但作為南陳家的“領頭人”顯然不太稱職,不然也不會在不久的將來放縱族人打著陳琰的旗號胡作非為、禍害百姓。
平安冷不防說起這件事,陳老爺還有點不好意思:“怎麼突然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