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鵬離去,女子轉身望去,岸邊漆黑一片,哪有什麼酒館。她嚇得面色煞白,慌忙向大船奔去。
他原想陪女子去找船東交錢,可回頭一望,女子已不知所蹤。他只好循著燈光,獨自來到酒館。
酒館上下兩層,二樓是客房,生意還算紅火。
一樓十幾個食客,三五成群,兩兩結伴,或吃或飲,或暢所欲言,好不熱鬧。
文鵬坐在窗邊,點上幾盤菜餚,叫上一碗熱粥,再命夥計燙壺好酒,將酒葫打滿,而後耐心地等待著。
他放眼瞧去,店內有幾個同船的乘客,亦有打尖的過路客,還有住店的食客。
他們邊吃邊聊,暢所欲言。有人談論著一年的收成,感慨世道艱辛,謀生不易;有人閒聊各地風土人情,大讚壯美河山;有人趣談稗官野史;有人對閨中秘事津津樂道;也有人笑談妖魔鬼怪,仙佛傳說。
眾人的目光,很快聚集到兩個道士的身上。一位身著灰色道袍的邋遢老道,鬚髮花白,咂巴著嘴,盡情地品著美酒。
他身旁坐著一個十一二歲的道童,女童乖巧伶俐,靈氣十足,不染一絲塵垢。
她一面吃著素面,一面提醒道:“師父,莫要貪杯,誤了正事。”
老道士笑道:“不急,不急!魑魅魍魎而已,諒他們也難以翻起大浪。還偏偏登上一艘死亡客船,豈不是自投羅網,插翅難逃?哈哈。”
道士的笑聲,令眾人毛骨悚然。歡聲笑語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靜寂。
文鵬忘記了吃飯,不由得盯著前排兩人,靜待老者實言相告。子不語怪力亂神,對神怪之說,他向來敬而遠之。可想起先前的惡夢,他不得不生出提防之心。
女童瞧了一眼眾人,不緊不慢地講道:“師父,你又在胡言亂語!當心洩露天機,遭受天罰。”
老道士又道:“哈哈,貧道也算是積德行善,渡人渡己,怎會遭天譴呢?徒兒,莫要打攪諸位善信的雅緻。小二,再上壺美酒!”
女童吃完麵,放下竹筷,冷冷地瞧著文鵬,平靜地講道:“哦?他也算善信?徒兒怎麼看,他都不像善人,分明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他也曾為虎作倀,助紂為虐,雙手沾有人命。如今因果報應,他當有此劫,反倒連累無辜,救他何用?”
道童收回目光,將一塊碎銀放在桌上,就欲離開。
老道大笑道:“徒兒莫惱!人生在世,誰無過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況他積善修德,鋤強扶弱,救助孤苦,當有福報!只不過他沉淪苦海,迷戀紅塵,不悟正道罷了!經此一難,或能迷途知返,早悟大道,亦未可知也。你與他雖有舊怨,卻也有善緣,切莫再生他念,耽誤修道。隨為師降妖伏魔去,哈哈!”
老道提起酒壺,帶著道童,起身離去,只留下一頭霧水的客人。
待他遠走,眾人紛紛打探老道師徒二人的底細。
掌櫃笑道:“不瞞諸位,他兩位可是嶗山修道的道長。傳聞兩人道行高深,可降妖除魔,常行走江湖,度化世人。哈哈,老夫也是道聽途說,不辨真偽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