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跋涉,一路風塵僕僕,終是抵達金陵帝都。
想到終於可以見到,朝思暮想的青兒,文鵬已忘卻一路的疲乏,他滿懷期待,趕往風曉閣。
落日的餘暉,灑落在大地上,顯得格外的溫軟舒服。
他滿懷喜悅,敲著緊閉的大門。開門的是一貌美的侍女,見她面生,文鵬施禮道:“在下慕容文鵬,是來尋如夫人風筱青的,煩請姑娘通傳一聲。”
女子細細打量著文鵬,笑道:“公子怕是認錯地方了吧,此地沒有你家夫人。”
文鵬有些詫異,想來這女子是在拿他戲耍,於是,接著言道:“怎麼可能認錯?此地是青兒與曉曉姑娘,一同購置的宅院。”
“曉曉姑娘?公子稍待,妾身這就稟報我家主人。”那侍女言罷,又將房門緊閉。
片刻後,那貌美的侍女,將文鵬迎入院中。
文鵬走入房內,定睛瞧去,桌子旁站著一位陌生的女子。這女子十五六歲,生得國色天香,楚楚動人,一雙迷人的大眼睛,正上下打量著他。
文鵬施禮道:“在下是青兒姑娘的夫君,亦是曉曉姑娘的好友。不知該如何稱呼姑娘?她二人又去往何方?還有勞姑娘告知。”
這貌美的女子,莞爾一笑:“原來公子就是青兒姐姐的夫君啊,真是失敬了。公子請坐,憐兒看茶。”
文鵬只得放下包袱,坐在一旁。
那女子接著笑道:“實不相瞞,妾身董如君,並不識得青兒姐姐。妾身到這瓊霄仙閣稍晚些,只與曉曉姐姐相熟。常聽姐妹們談及你二人佳話,亦佩服公子為人,替我等煙花女子仗義執言。聽聞公子的一番言論,終是上達聖聽,聖上也赦免不少無辜女子。既然有幸被妾身碰到,妾身在這裡替她們向公子道謝。”
文鵬急忙起身回禮,客氣一番。他也未料到,當初酒後一番真言,竟也能傳到聖上的耳朵裡。想來,定是皇太孫殿下的心思,說服聖主降下恩澤。
董如君好奇地問道:“聽曉曉姐姐講,青兒姐姐一年前,前往姑蘇尋你去了,一直未回。怎地?公子怎會趕來金陵尋她?曉曉姐姐數月前被朝廷徵調,前往燕都去了,也不知何時能回。妾身只不過是暫住此地,替她二人看管宅院。”
文鵬聞聽此言,大驚失色,心急如焚。思量片刻後,又平復下來。
當時他下牢獄前,曾給青兒寫信,若是他未能如約接她,讓她莫要等待,找個好人家嫁了。青兒對他有情有義,竟去尋他,想必此刻應在墨軒庵。
想到這裡,他又充滿希望,著急著辭別,返回姑蘇。
董如君不明就裡,見他陰晴不定,詢問緣故。
文鵬這才反應過來,解釋道:“當年家母不許在下入仕,以病危為藉口,令在下放棄科考。在下為鄉民冤案擊鼓鳴冤,被人陷害,落入牢獄。在下擔憂拖累青兒,讓她改嫁。後來,在下因娘子與先母先後亡故,得了失心瘋,又被人追殺,險些喪命,幸好被人救起。至此,流落異鄉,數月前,才恢復心智,輾轉多地,才返回金陵。她去尋我,定會在我倆約好的地方等候,已過去許久,她定然著急,在下也是心急如焚,還是早早回去尋她。”
董如君聽罷,唏噓不已,只嘆造化弄人。
文鵬想要道別,回去尋青兒。董如君笑道:“夜色已晚,不在這一時。公子一路舟車勞頓,還是吃些飯食,沐浴更衣,歇息一晚,再趕回去也不遲。”
想想也對,他吃過飯食,又與董如君相談多時。道謝後,走入青兒房中。
望著熟悉的閨房,文鵬對青兒的思念更加深切,他恨不得儘快趕回家中。
見到案几上,放著他寄來的幾封書信,他收了起來。
翌日一早,與董如君道別,他離開風曉閣。臨走前,文鵬託她帶話給曉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