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不言不語,似乎還在生氣。
文鵬故意說道:“哎!那可是隔著幾十年的約定啊!難道還要辜負人家嗎?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文鵬言罷,學著師傅的口氣,長吁短嘆。
老先生知他言外之意,急忙叫住他:“孽徒,快給師傅回來。什麼鴻雁,什麼尺素,什麼幾十年約定的,你都從哪兒打聽出來的?”
他拿走扇子,急忙起身,門口並無人影,卻聽得陣陣笑聲,原來文鵬還蹲在竹椅旁。
師傅拿扇子輕敲他腦袋,佯怒道:“你這憨呆貨,少拿師傅開心。別以為帶些美酒,就能把師傅打發住。本指望你考不中,也就罷了,自此後死心待在家中。師傅還指望你,養老送終呢。你倒好,跑出去闖禍。哎,讓老夫說你什麼好!不知深淺……”
他沒再說下去,轉而問他在帝都科考之事,又問宴會上遇到什麼人,又到哪裡走動過。
文鵬除卻隱瞞與青兒之事,據實以答。
老先生聽聞後,沉默不語。
片刻後,敲著他腦袋,令他將美酒拿來。
文鵬遞上佳釀,又將懷中書信呈上。
老先生走入書房,將房門關上,口中嘟囔道:沒白疼你這個孽徒。
文鵬偷偷溜到窗前,卻見老先生,拿著竹扇要敲他。先生趕他回書院,讓他去參加慶功宴,別在此處礙眼。
待他走遠,老先生才將窗戶關上。
書院早已收到捷報,山長十分開心。相較於其他書院,同年中式四名舉子,其中一名經魁,已是書院在歷年科考中,最好佳績,確為書院增光不少。
知府,學政等地方要員,及其他書院的山長,中舉舉子,士紳、文人等人也來道賀。其間,府衙與書院皆封百兩紋銀,送給文鵬等人,推辭一番後,幾人收下。
翌日,又在府衙設宴“鄉飲酒禮”,召集蘇州府此次中舉舉子,前來赴宴,以示慶賀。
回來當晚,文鵬就跑到她家後院外,見過香兒。
看到朝思暮想的香妹,文鵬似有道不完的話語,恨不得將她抱入懷中。
香兒坐在牆頭,望著他痴呆的模樣,不住地輕聲笑著。
她笑道:“小女子,拜見舉人老爺。不知舉人老爺此次赴考,可記得家中娘子忠告?”
香兒聽到他追趕竊賊,心中很是擔心,又聽他講道,有俠女相助,這才放下心來。
文鵬將他這些天的遭遇,悉數道來。
卻未講他與青兒之事,若是香兒得知,定然生氣。罵他事小,他擔心從此失去香兒。
女子的心思,敏感而細膩。
聽他講著此番趕考境遇,香兒發覺文鵬沉穩許多,心中除去喜悅,又升起一絲憂慮。
雖破了她的告誡,香兒卻未生氣。她知曉男人少不了應酬,也少不了逢場作戲。她在乎的是,文鵬對她有未變心。
香兒也顧不得父母告誡,讓文鵬扶她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