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後的仲德,見初陽還是在那裡唉聲嘆氣,有些不明白的問道:“公子為我漢國民,又為何嘆之?莫不是......”
仲德以為初陽嘆氣是因為後悔了,就沒敢再說下去。
“大人不知小人心事,小人本是久居群山之中,近來想出到外界遊歷闖蕩一番,好有些許作為,到時也能讓家人一享天倫之樂。可誰知外界竟是這般混亂……唉,想我空有一身本領,難不成最後只能落得天涯漂泊,報國無門?”初陽開始時目光空洞,到後來義憤填膺。
初陽現在也算是入了漢國國籍了,到時候不會出現自己是無國無籍的浪子閒話來,這一點他自己當然也高興了,但是他現在嘆氣的原因,是自己外出並不是為了單純的入國籍的,闖蕩天地才是自己的真正目的!
可現在外界異亂非常,國與國之間爭鬥連連,現在更是大戰在即,這叫初陽還怎的闖蕩?還何以作為?
仲德聽後明白了整個事情的使然,原來初陽嘆氣的原因並不是後悔,而是因為初陽在擔憂自己的作為,能不能光宗耀祖啊。只要不是後悔怎麼都好說,而且你說了“報國”的話,那這就好辦了。
“今日我迎駕公子之時,於城門口,見到募兵告示。既然公子方才所說,已是我漢國子民,不知公子……”仲德沒有再說下去,他想試探一下初陽,看他能不能自主的報效國家。
初陽不是傻子,話這麼清楚了,他當然明白仲德的意思,他沒有立刻做出回答。
他在考慮,考慮該不該從軍。初陽從自己父親的書本中看到過從軍的種種事蹟,從軍有好處但亦有壞處。
好處就是從軍是個鐵飯碗,能養家餬口,再就是運氣加實力,等於在戰場上能有所作為,到時候再被國家一提拔,最後必定是光宗耀祖。
壞處?不用說了,那肯定就是常年不能回家,見不到親人,稍有不慎便是死無全屍,簡簡單單的戰死沙場那都算好的!
仲德見自己說完以後,初陽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他知道初陽這是在考慮,在跟自己做鬥爭。
人家是外出打拼事業,以求衣錦還鄉的,又不是專程出來效命疆場的,仲德並不急於一時,他很清楚這種抉擇的難行。
這種事當然是要考慮明白了才好,反正初陽已經是漢人了,你初來乍到又人生地不熟的,還能跑了不成?仲德心裡有底以後,就不慌不忙的吃起了小菜喝起了小酒,坐在那裡等著初陽的答覆。
其實仲德叫初陽從軍,也是存在一點小心思的。當然並不是壞心眼,而是初陽如果從軍的話,那肯定會在軍隊中有所作為,這點毋庸置疑。
就單從上下天斷山方面,還有揹著兩百多斤的大鐵塊,就能看出是武力非凡之輩。
到時候真的秦軍打到了這裡的話,不說別的,最起碼初陽肯定會保住青雲縣一方百姓。
這,就是這麼一位處處為百姓平民著想的,一個小縣令的心思。
初陽的心裡也在打著架:‘我到底該怎麼辦?從軍?萬一我戰死沙場呢?我可是家裡唯一的獨苗啊,我死了以後,家人誰來養活?還是從商?……啊呸!怎麼能從商!想我堂堂七尺男兒,又有一身本領,怎麼可能會從商!’
‘從商,白白浪費了十多年的時間習武,到頭來卻去從商?關鍵是我對這方面是半點也不懂啊!’
‘丫丫個呸!老子千辛萬苦跨越天斷山出來,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漢國人......沒錯!我現在已是漢國子民!定要為國家效一份力!我要去當兵!去為國家征討秦賊!’在經過內心的一頓掙扎過後,初陽終於定了下來——從軍!
如此,也算從另一個角度,報答了方仲德的知遇之恩了吧。
已經下定決心後的初陽一拍大腿,直接從榻上站了起來,整理了一下略有褶皺的衣服後,莊重嚴肅的說道:“反覆熟慮後,捷已定報告從軍,從此以後一刀一槍效命疆場,即便馬革裹屍,也不妄男兒七尺之軀!”
“好!大丈夫正當如此!”仲德說完後哈哈大笑,肯定不是嘲笑,而是大喜若狂的笑!“得此賢才,國家有望!百姓有望!哈哈哈哈!”仲德大笑道。
內心百般波折過後,終於下定決心的初陽,也為自己的決定高興。
因為這樣,才不枉費自己一身的武學,到時自己在戰場上一定要有所作為,兩年後好體面風光的回家迎娶林琳,並光宗耀祖以盡孝道。
難以抉擇的事終於確定了,初陽也從先前的唉聲嘆氣中抽回了神,與仲德相同大笑。
笑聲過後,仲德為兩人重新滿了一盞酒,雙手託著酒盞,義正言辭的說道:“為國家與黎民!敬公子大義!”
初陽也雙手託著酒盞,對方仲德道:“為國家與黎民!敬大人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