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阿生和阿雅
丁浩心想,如果鮮卑統一了草原,那必然是大舉南下之時,像月部這種小部落,依然會面臨著滅亡的風險。
大自然的法則即是如此,適者生存而已。
每一個部落有繁榮昌盛的時候,自然有滅亡的日子,這跟中原王朝興替是一個道理,族長這種只會逃避的辦法並不能帶領部落走向繁榮,只會最終走向滅亡。
他作為一個過客,自然不會傻不拉唧的跟族長說這些道理,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自己並不能左右什麼。
幾人又討論了會,甚至還相互討論了些修行的事情,草原各族修行之道偏於肉身,月部作為傳承了上千年的部落,倒也有些獨到之秘。
丁浩本來修行之事瞭解不多,但經過宇文無雙大半月的指點,此時已經進步良多,因為得遇名師的緣故,再加上宇文閥這種大世家閥門的見識,豈是這種北方草原小部落所能比擬的。
有些問題,丁浩隨口道來,雖然只是很多淺顯的道理,依然讓月部之人聽得如痴如醉,當然丁浩也透過與他們的交流之後,獲益良多,對打磨肉身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原王朝是先修元氣,再用元氣滋養肉身,講究的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只要境界提升了,元氣的滋養下,肉身自然會慢慢變強,最終達到一個飽和的程度,然後精氣合一,衝破天宮穴。
但草原中人似乎並不如此,他們平日裡打熬肉身,並不特別注重打坐和聚氣,待肉身強大了,用強大的肉身來刺激元氣,自然能讓元氣充盈,最終精氣合一,衝破天宮穴。
一個由內而外,一個由外而內,雖形式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秒。
當然修煉方式的不同自然也會帶來偏重的不同,所以中原之人往往重法力而輕肉身,草原中人往往重肉身而輕法力。
此時丁浩體內的情況雖然是由內而外的方式,卻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肉身偏強於元氣,如果一味的再以元氣來滋養肉身,將會更導致兩者不平衡,但此時得了肉身刺激元氣之法,以他目前的肉身強度,透過這種方式來刺激元氣增長,那修為增長自然會更加一日千里。
丁浩心中喜不自勝,沒想到簡單的月部之行,還能帶來如此的機遇,相信要不了多久,他的修為便能達到氣海境第八層。
既然得人好處,自然也不能忘了人家,丁浩略一沉吟,便喚來阿生。
“丁大哥,你喚我什麼事?”幾人相識一天,倒也熟悉了,而且丁浩這人全無南朝人的高傲,與月部之人相處極為融洽,以至於阿生的稱呼都變了。
莫看阿生長得粗壯,但其實比丁浩還小了好幾歲,只有二十二三,修為也已達到了氣海境第七層,與丁浩修為相當。
以他這個年紀能達到這樣的修為,也算不差了。
草原各族人,修為進度相比中原之人要偏慢,但基礎卻打得極為堅實,阿生能有此修為,除了勤學苦練之外,也不乏他有良好的天賦。
“我想傳你一門劍經,你可願學?”
阿生一時聽得呆了,怔在當場。
“這孩子,你看。”族長聽了大喜,笑著踢了阿生一腳,說道:“丁兄弟要傳你劍經,還不趕緊跪下來磕頭,叫聲先生。”
阿生這才反應過來,急忙要跪下來磕頭拜師。
草原各族修煉功法傳授極難,若非本部落子弟,根本不可能傳給外人,這跟南朝各大閥門世家的做法是一致的。
所以阿生驟然聽聞丁浩要傳給自己劍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一時之間根本沒反應過來。
丁浩急忙叫聲不可,攔著阿生不讓他磕頭拜師。
開玩笑,他心想自己只是不願意白白受人好處,想要有所回饋而已,可不想平白收個徒弟,這個世界,師徒關係可不是一般的關係,是可以和父子關係相提並論的。
一旦他和阿生建立起了師徒關係,那自然就會跟月部有了不可分割的聯絡,這種聯絡,對於他目前來說,是不可以建立的。
好說歹說,總算丁浩拿出了師門的命令來做藉口,才終於拒絕了阿生的拜師請求,但最終也沒能阻止阿生稱呼他為先生。
“我傳你的這門劍經是我無意中得來,雖不算什麼頂級傳承,但勝在中正平和,綿綿不息,這劍經也不是我師門之法,我今日傳你也不算違背師命。你修行有成之後,如果月部中人有合適的,你也可以傳授給其他人,倒是不必在意那些世間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