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噹噹噹當
噹噹噹
隨著陣陣鐘聲響起,道觀中一切都動了起來。
生活、修行,這些簡單的事情,就是觀中的全部。
“今天大法師要開壇講經,道生,你快點啊。”一個小道士催促著。
“哦,我這就去。”
道生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待走到大殿之時,已經擠滿了人。他找了個位置坐下,虔誠而專注。
他乃是觀中三代弟子,很普通的一個三代弟子,既沒有突出的天賦,也沒有很好的悟性,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凡。
最上首乃是大法師,道號玄都,每月初一開壇講經一次。每次開壇講經都是觀內盛世。
道生端坐後,剛好大法師開口說道:“聖人之道為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生怔了怔,心想,如不爭,又如何天下莫能與之爭?世人修行,首先便是爭。與人爭,與天爭。
爭可光明正大,可堂堂正正,是乃君子之爭。
如不爭,則世人必不憐之,當棄矣。
就如這觀中,處處都在爭,如今道家昌盛,然求道之人更多,真正能受傳衣缽的又有幾人。
自己一沒有天賦,二沒有資源,如何能夠求得真正的道?
所以,只有爭,只有努力的去爭取,才能讓自己脫穎而出。
又聽著大法師說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生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自己原本只是一個農家子弟,家中有幾畝薄田,父母每日操勞,勉強能以度日。
豐年時,湊以野菜野果也可勉為堅持,饑年時,便需借貸度日。
家中原有姊妹三人。
可七歲那年,先是鬧旱災,家中田地顆粒無收,父母變賣了家中田地依然維持不了家人的口糧。
終於在有一日的凌晨,先是姐姐被一家富人帶走了。
那天,他記得自己哭得很悲傷,可是姐姐依然消失了。
後天,又有一天的午時,妹妹也被人帶走了,這一次,他沒有哭。
他只記得母親臨死之前告訴他:“兒啊,姐姐和妹妹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們至少還有一條活路。你不要怪母親,你要堅強的活下去。”
他不怪父母,他誰也不怪,他只怪自己沒有能力保護父母,沒有能力保護姐姐妹妹。
後來,他被一個道人收留了,輾轉來到了觀中,所以,他知道,靠別人沒有用,他只能靠自己。
天之道,利而不害?
什麼是天之道?如果天之道利而不害,為什麼又會降下天災來懲罰世人?自己的家人,一輩子老老實實的農家人,又犯了什麼過,犯了什麼錯?
自己的父母,倒是什麼都不爭,可是,最終卻被天所棄。
所以,他必須要爭!
仰望著大法師,他淚流滿面,心中彷彿像是有無窮的憤怒想要爆發出來,他緩緩的站起身來,這一刻,彷彿天地都在他腳下。
他大吼一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不爭,不得以為聖!”
轟隆!
此話一出,彷彿天地均受震動,異變陡生。
高坐於上首的大法師臉上豁然變色,抬手一指,道生應指而倒。
大法師冷然道:“邪魔外道!”
第三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