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雖不是以禮治國,但是相應的禮制也十分完善。
這道禮樂是提醒臣子們端正形象,儘快準備就緒,君王就要入場了。
聞聽禮樂,為人臣的李斯自然忙不迭失的收拾一番先行離去。
禮樂復起三遭,已經準備好的始皇帝扶蘇和趙泗一併在宮人的拱衛之下走出。
始皇帝身高兩米多,趙泗一米九多,扶蘇也一米九多。
從長相上來看三者不管是哪一個都絕對是頗具威嚴之氣。
始皇帝不必多說,扶蘇更顯敦厚,趙泗則頗具英武。
三者皆著禮服,身高,氣場,一同出行帶來的壓迫感近乎拉滿。
三聖同朝!
這是坊間流傳許久的閒談。
畢竟扶蘇和趙泗的風評一直都不錯,因此也能稱之為聖君。
再加上先前始皇帝放權的原因,這種閒談其實也算是政治環境轉向寬鬆的一種表現。
不過實打實的說,這還是大秦第一次嚴格意義上的三聖同朝。
以前都是始皇帝居主,趙泗陪於側,扶蘇作為儲君雖然獨立於百官,但也不像趙泗一般坐在始皇帝身邊。
而今日……
始皇帝居於主,扶蘇居於右,趙泗居於左。
群臣叩首禮拜,三者一併接受群臣的見禮,真正意義上的三聖同朝,也算是打破了一些對於始皇帝扶蘇父子關係不合的謠言。
禮樂再起,群臣禮拜……
“先前泗兒召開朝會,議論舊法得失,既言,舊法已不適當今之秦國,朕許丞相李斯,重修秦律,今日新秦律成,朕許將作少府刊印百冊,已供諸公卿評校。”始皇帝環視群臣,沉聲開口。
話畢,中車府令黔帶領一隊宮人,捧著托盤列隊而來。
自三公九卿起,人手一本新秦律以為觀摩。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新秦律恐怕早已經定下,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新秦律內容的好奇和憧憬。
接到新秦律以後,滿朝文武各自翻閱,一時之間,朝堂靜謐的只剩下翻閱之聲。
始皇帝的氣場還是足的,趙泗居上位時這種情況必然不乏竊竊私語,始皇帝居上位,說是看書那就真是看書,縱然有些心潮澎湃,但也抑制住了交頭接耳的慾望。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
始皇帝硬生生等了一個時辰的時間。
雖然讓群臣評校只是裝裝樣子,就算有人反對多半也是無用功,但該給的時間始皇帝還是給足了。
趙泗注意到基本上在場大多數人都已經簡略翻看過一遍以後,輕輕提醒了一下自家大父。
始皇帝冠冕之下肅穆的面容終於有些變化。
眨了眨有些犯困的眼睛,始皇帝沉聲開口。
“朕見諸卿皆已看過,今日議論新秦律之令,若有錯失遺漏之處,盡皆言之。”
群臣為之束聲,因為摸不清楚始皇帝的態度,就算有意見的人一時半會也不敢開口。
李斯要避嫌……馮去疾沒有意見,王翦沉默了片刻以後第一個開口附和。
話倒是沒有什麼營養,無非就是表示新法很好,相比較於舊法更加適合大秦,至於有什麼問題,恕臣年老眼花,挑不出來什麼毛病。
算是拋磚引玉……有身為太尉的王翦開了話頭,群臣紛紛開口。
其實到這裡變法已經敲定,除了舊吏以外,恐怕沒有人不支援變法。
但是舊吏,實在很難違背始皇帝的意志,再加上李斯的公然背叛元氣大傷,因此舊吏普遍也只能裝死,任由變法。
一時之間,大秦朝堂眾正盈朝,歡快無比的確定新法相比較於舊法更適合當今大秦的事宜。
後續確實有官員提出了一些細小的紕漏,有確實有用的,也有一些算是雞蛋裡面挑骨頭,不過基本上新法典的宗旨已經得到了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