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秦國約定為叔侄之國,東胡月氏欲攻匈奴而不求援,這侄子不是白當了?”冒頓理所當然的開口。
實際上,雖然匈奴是第一個和大秦建立正式盟約的國家,冒頓也足夠恭順,匈奴一直都是秦國狗腿子的作態。
但是秦國對於匈奴的防備和限制並沒有減少。
匈奴是上了繩子的狗,但是繩子解了,狗還是要咬人的。
訓狗,向來都不能一味的縱容,秦國在這方面可謂是經驗頗為充足。
對於各類物資,秦國基本上都是卡著不上不下的點來和匈奴交易,軍工器械更是嚴禁走私。
包括賣糧食給匈奴都是經過嚴格計算。
藉助匈奴之手插足東胡月氏以後,秦國又順理成章的和東胡月氏建立聯絡,挑撥三者關係,建立了草原上的生態平衡。
東胡,月氏,匈奴,此三者之中,只有匈奴一直恭順,奉大秦令為天條。
但實際上冒頓對秦國並沒有什麼忠誠可言。
形勢不如人罷了。
但或許是冒頓的表演太過於逼真,也或許是秦國的霸道和蠻橫引起了東胡和月氏的不滿,總之東胡和月氏不打算帶匈奴一起玩了,而且還打算結成統一陣線,趁機在大亂到來之前吞併匈奴,再作觀望。
匈奴本來就不如東胡和月氏,頭曼單于愚蠢的決定進攻大秦更是讓匈奴雪上加霜,到現在都沒有緩過來勁。
秦國又不支援匈奴武器鎧甲,拿頭來抵禦東胡月氏?
冒頓思來想去,只能使出絕技。
爹來!
冒頓心裡知道時間倉促,東胡和月氏現在恐怕已經暗中苟合,因此派出了十幾支使者快馬傳訊,並且第一時間組織手下部落展開防禦姿態,警惕東胡和月氏的一舉一動。
於是,很快冒頓的使者就來到了上郡。
冒頓親手寫的信件自然也落到了蒙恬手中。
“匈奴,大秦侄孫之國……”
蒙恬看到第一句就搖頭失笑……
信中,冒頓語氣極盡卑微討好之色,甚至還有再自降輩分的打算……
爾後就是哭訴譴責東胡和月氏,發現了東胡和月氏準備藉機進攻大秦的事情,並且隱晦的問到了是不是秦國內部有人暗中聯絡東胡和月氏呢?
總結起來大概就是。
爹,危,速來!
“草原上有異動了?”蒙恬邊看邊笑,一旁的韓信臉上帶著振奮開口問道。
韓信入上郡以後憑藉趙泗的舉薦混了一個千人將,爾後又憑藉關係不斷問蒙恬要糧要甲單獨給自己的部下加餐加訓。
後來東胡月氏趁機攻打匈奴,大秦接到匈奴的求援,介入草原爭鬥。
韓信因此也就順理成章的嶄露頭角。
一戰合計斬獲首級三千六百餘人,俘虜一千八百餘人。
斬獲高達韓信本部兵馬的五倍往上。
這當然不僅僅是韓信一個人的功勞。
開玩笑,這可是兵仙韓信親手操練了許久的一千兵馬,不要忘了,韓信手下還有一個執戟郎名叫項羽。
在這一次戰爭中,負責護衛韓信的項羽孤身一人衝入敵陣,單人陣斬二十三人,且生擒對方首領,立下首功。
韓信+項羽!